電影看到正精彩時被突然打斷、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是很破壞心情的一件事,但也許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或者當下只是一時衝動,所以即使不太開心也能一下就過去了,但對於還在學習控制情緒與適應變化的孩子來說,能力並不如大人,所以我習慣盡量「提前預告該做的事情」. 孩子畫畫/玩玩具之前,我會告訴她我要去煮晚餐,等煮好就要過來吃飯,讓孩子知道畫畫/玩玩具之後還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可以永無止境玩下去;時間差不多時,我會再告訴她:「再十分鐘就要開飯了,可以準備吃飯囉!」得到她說:「好.」的回應,雖然她不清楚十分鐘確切有多長,但能知道那是稍後會發生的事;十分鐘後當我再叫她過來用餐,收拾好畫具/玩具的孩子就能回應:「好,我馬上來.」 到公園玩耍時,我也會提前告訴她接下來的行程是去阿嬤家,等到時間差不多時,再漸次提醒,第一次先告知我們準備離開了,可以選擇最後一項設施去玩(給予緩衝的餘地),五分鐘後再第二次出聲提醒:「再溜五次我們就要離開囉!」等到五次結束,孩子也能主動過來牽起我的手說:「我玩好了,我們走吧!」 進百貨公司賣場前,我會告訴她等下可能會看到很多她會喜歡的玩具,但我們只能用眼睛看,不能買回家,讓她知道爸媽沒打算破費買玩具的意思,所以孩子在玩具櫃前,會喃喃自語:「我好喜歡這個哦!可是我知道只能用眼睛看,我不會吵著要買.」有時看著孩子眼巴巴望著玩具的樣子,說實在會忍不住想買下去換她一個開心,但說到就要做到,原則問題不能破壞,所以最後我們還是雙手空空回家去.但如果幾次之後發現孩子是真心喜歡,並且是合適的玩具(比較有實用性質的),那這個玩具可能會成為聖誕老公公給她的禮物吧!(笑) 有心理準備,才能心平氣和地接受. 孩子是經過一次次這樣「預告」的練習,得以學會事情的順序、輕重以及約定的重要性,進而強化自己心理適應的能力. 所以傳說中躺在地上哭鬧「這不是肯德基」的經典畫面,至今還沒在我孩子身上上演過. 雖然難免有幾次「討價還價」的時候,例如玩得正高興捨不得走,這時候我也會視狀況給予商量的彈性空間,例如請她自己決定再盪幾下鞦韆,而次數也是我能接受的,達成共識後執行,這樣孩子會更心甘情願地離開,又例如使用代幣與增強物的概念,讓孩子集點以換取獎勵(玩具),有時點還沒集滿,孩子就變心不要原本那個玩具了,正好讓她體會忍住一時衝動的好處. 育兒生活有各種見招拆招,招招皆考驗著爸媽的智慧呢! 照片/﹝小小魚日常遊26﹞苗栗/橙香森林景觀餐廳 歡迎來看看魚兒一家樂yo遊 歡迎追蹤魚兒一家的幸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