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懂?!為什麼不能體諒媽媽的心情?專家不是說越用心,關係就會越好嗎?怎麼我們母子是越靠近,就越把對方逼死逼瘋?<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今天是2021年8/26日,再過五天9/1日,就是全國孩子們的開學日,你是不是覺得終於鬆一口氣?因為從五月份起,就和兒子女兒關在家,看著他們一起床就拿平板開手機,用網路上課,用網路玩電動,用網路看影片,甚至連作業都得仰賴雲端,使好多父母明明想阻止,想設定明確的時間限制,結果卻都徒勞無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被罵到摔下手機,然後親子關係越變越糟. 這種無能為力的心情,終於要在開學後稍微放鬆,但其實〝上學〞對某些家長而言,是前一口憂慮才剛嚥下,下一口擔心就又梗在喉嚨,因為開學之後就得面對考試,如果成績跟不上怎麼辦? 家政夫從小就被貼標籤,上頭寫著不是不聰明,而是喜歡東張西望不專心,所以要用打的、用罰的、用青蛙跳、用不准上體育課…等等,極盡所能的羞辱,才能把自尊心和羞恥心罵出來.但老實說,國中時期的我要得不多,只是希望老師能漂亮一點,溫柔一點,別動不動就把我當成米蟲,當成母親生了也是白生,養了也是白養的糞土啊! 幾天前,有位孩子就讀國小五年級的讀者來信,說學校老師建議趕緊去報名療育課程,因為他的小孩雖然只是成績差,但錯誤的學習態度可能會導致行為叛逆,演變成校園裡的問題人物. 那位讀者問: 「真的有必要去上療育課嗎?難道我們不能自己救、自己教?」 當時,我寫下的第一個回應是: 「請問您的孩子,有常用難聽的話頂撞你、反駁你,你們之間的關係常常很緊張嗎?」 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身邊的許多媽咪都含著眼淚抱怨: 「為什麼他聽不懂?!為什麼不能體諒媽媽的心情?專家不是說越用心,關係就會越好嗎?怎麼我們母子是越靠近,就越把對方逼死逼瘋呢?」 其實面對療育課程,我們還有三個更重要的問題需要思考: 一、在打GAME已經成為正常社交活動的時代,我們真的希望孩子像個鐘樓怪人,對同學口裡的遊戲、動漫一竅不通嗎?早熟的孩子會從朋友、環境中認識自己,從挑戰權威的挫折中,來反省和建立價值觀.試想,當一條毛毛蟲羽化成蛹,正準備經歷破繭而出的痛苦時,綿密繁瑣的繭,被心疼蟲子的好心人一刀剪開!下場會如何? 父母親是不是都太好心?把學業看成孩子的全部,認為〝破繭而出〞就等於〝考試讀書〞,認為好的人際關係會自動發生,因此當他被同學誤解時,我們除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安慰外,就再也懶得引導他們,如何去與意見不同的朋友相處. 又或者有了喜歡的異性後,一說完〝全程使用保險套〞的叮嚀,我們便放任曖昧、妒忌等等情愫,在孩子中間萌芽深根,直到長成怪物才來關心. 二、把書讀完、讀好之後,人生就會自動贏來快樂和幸福嗎?一天只有24個小時,扣掉睡覺、吃飯、上廁所的時間後,你希望青少年花多少時間讀書?多少時間交朋友?多少時間玩樂?還是只要成績未達標準,所有的休閒活動都甭提? 學歷高,真的比較容易賺進財富,但難道善用金錢、知足、感恩,不也是幸福人生中的必要條件嗎? 三、明明利用網路賺錢的方式,已經多到五花八門,但為何父母還是只把目標鎖定在公立高中、國立大學?家政夫想表達的,不是讀不讀書無所謂,而是在要求兒女時,爸爸媽媽們也應該積極地成為好丈夫、好太太,像學生應該好好讀書那樣,盡上自己在婚姻中的本分. 但容易嗎?夫妻之間真的可以一直愛出火花?愛出激情?而且比起讀書,難道不應該更在意,孩子會不會因為選錯而後悔?選錯之後,是賴在原地甚麼也不做,還是積極付出,持續主動地改善現況? 因為無論學歷如何?成就如何?都會在結婚後發現選錯對象!生完小孩,才巴不得全部通通塞回肚子.試問,這時後悔歸後悔,主動積極地改善現況不重要嗎?但父母都教了些甚麼?還是老早為了成績,搞得面紅耳赤互相討厭,根本沒辦法有耐心地說上三句話? 唉…千萬把親子關係搞成一齣暴力電影、恐怖電影,因為你我都知道人生還有許多巨風巨浪、洪水猛獸,等著我們為兒女做榜樣啊! 以上,是本集家政夫分享的所有內容,如果喜歡,記得去臉書搜尋「家政夫的悄悄話」並留下回應,下次見嘍!掰掰! 想知道更多三寶爸的故事,立即訂閱﹝家政夫的悄悄話﹞Podcast:ApplePodcast:https://reurl.cc/WXqD5OFirstory:https://reurl.cc/DZXm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