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皮膚出現紅腫或搔癢時,您是不是經常會自行購買及使用外用藥品?食藥署提醒:導致皮膚生病的原因很多,建議先諮詢藥師,選擇合適的藥品,若使用後仍未改善,應儘快就醫.在使用外用藥品時,建議民眾謹記以下3點:(1)瞭解用途:外用藥品的用途繁多,有抗細菌、抗黴菌、抗過敏及抗發炎等.例如,治療蚊蟲叮咬引起的搔癢,藥品主成分為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治療黴菌感染,則是使用抗黴菌藥品.選購前,應先向醫藥人員說明症狀,才能幫助您購買到適合的藥品. (2)正確使用:使用前,應詳讀藥品使用說明書,並注意貯存方式及有效期限.塗抹藥品前,務必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薄薄塗抹一層即可,塗抹後並應再次清洗雙手.若擠出或倒出過多的藥品,應丟棄,不可再抹回容器,以免污染藥品.另外,也不建議自行將藥品分裝成小盒,以免導致藥品變質. (3)勿用不明來源的藥品:切勿透過網路、地下電台、流動攤販等管道,購買來路不明藥品或宣稱療效的產品,不僅無法確認產品來源及成分的安全性,亦無藥事人員提供專業用藥諮詢,症狀非但無法緩解,還可能使身體產生造成更嚴重問題. 食藥署再次提醒民眾,在生活中遇到任何用藥問題,皆可向醫師或鄰近社區藥局藥師尋求專業諮詢,並且遵從醫囑及配合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才是正確的用藥方式. 本文由<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