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是父母還是孩子,或是某個家庭的鄰居,在日常生活裡應該總會遇過一種「父母失手,以打罵、甚至虐待方式,對待自己平時很疼很愛的小孩」.我們不禁好奇「應該是好人」的自己或鄰居,怎麼會變成這樣?!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父母本身性格或脾性十分壞,他們的確是別人眼中的好先生好爸爸、好太太好媽媽.但問題是,在跟小孩相處的教養事宜上,父母有時候缺乏「情緒設限/線」!面對小孩的吵鬧與要求,這些父母一開始總是不斷退讓與忍受、盡力去滿足,然後某一個時刻,他們卻發現受不了,被一種內爆的情緒帶走:發生怒罵或家暴.因此,按兒童心理學家愛麗斯‧米勒(AliceMiller)的說法,不會「情緒設限/線」的父母,其實也在虐待自己,沒有學到在教養事宜上作情緒上的自我保護,才會讓「忍受→失手打小孩→內疚→自責→承諾要對小孩好→缺乏情緒設限→忍受→第二次失手……」之類的家庭情緒事件循環上演.同時,愛麗斯‧米勒認為這些父母往往有著自己的童年創傷,但他們卻堅持自己的童年過得十分美好.這是甚麼意思?人們如果認同了父母的管教方式(如打罵教育),或出於壓抑不快童年(如常常被情緒不穩的父母傷害)的動機,都可能會採用「理想化」防衛,讓自己主觀地相信童年沒有甚麼傷害,甚至過得很幸福.由此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可見許多父母偶爾的失常、情緒的暴怒,其實源於童年或潛意識裡未處理的創傷.這個傷口一旦在教養小孩的過程中被誤觸,就可能重演家庭悲劇.因此,愛麗斯‧米勒認為世界上:「沒有大人是純粹的野蠻和殘忍,也沒有父母能被陳腔濫調地分為「好父母/壞父母」之別,有的是人們不自知的創傷,造就著下一代的創傷」.圖片│來源其中一種創傷,是父母總是被青少年孩子的情緒和相關表達的行為(如憤怒、生氣、叛逆、相愛、性慾、熱忱、喜悅、魅惑、悲傷、痛楚……)嚇了一跳;換言之,父母在自己青少年的時候,情緒和感受是十分壓抑的.所以,那些帶著創傷的父母,都恐懼孩子的青春期到來,彷彿小時候給過的教育和防範措施都直接宣布失效,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時,就只好用打罵的,或偶爾的情緒爆發來應付.青少年總是想要為內在的情緒感受找到完全的表達,但這又反過來嚇壞了父母與社會.有時候一些行為會讓自己置入險境,比如犯罪,或因為情緒失控(帶創傷的父母無力應對下的結果),便被視為有情緒疾患而去精神科.因此,讓父母注意到自己青少年的時候有多麼壓抑,或去發現身心不自知的創傷,並去療癒它,心理學上是十分重要的!當父母自己有情緒或性格上的創傷,他們往往無法與青少年子女建立好的關係,甚至造就下一代的創傷,這就是為何青少年會開始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在某種意義上,使用毒品是青少年消弭內在真實的感受,好適應家庭與社會要求的方法.毒品是青少年自我懲罰的方式,讓情緒生命變得空虛與空洞,不再知曉內心真實的感受,即透過毀滅「真我」的種種感受,讓自己以殘缺的方式適應家庭和社會.為了自己,為了下一代,童年創傷的修復和學習有效的親子相處理念與技巧,都是值得我們用心關注的人生議題. ※此文部份摘取或改編自筆者發表於﹝宏濟醫院﹞文章〈不自知的心理創傷,造就著下一代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