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流行1111光棍節,部分年輕人以自己是單身一族為傲,而單身已久的陳同學卻在光棍節過後,全身出現「紅草莓」,讓全班同學驚呼連連,直覺案情不單純.然而實情是陳同學近來課業繁忙壓力大,加上十一月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蕁麻疹又發作了,身上長滿蚊子咬般的丘疹塊,才導致誤會一場.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發生於各年齡層.皮膚科林俊銘醫師觀察到蕁麻疹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也常遇到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或學生病患.日前一位蕁麻疹學生患者,在高三時因為準備大學指考,蕁麻疹又如同魔神仔般再次找上門,讓他深陷在課業及疾病的無限輪迴痛苦中,續接受治療才獲得控制. 林俊銘醫師說明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患者引發過敏的原因,通常為接觸到過敏原,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而若是反覆發作持續超過六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由於慢性蕁麻疹難以找出確切原因,多與免疫系統有關,易因溫度變化、壓力或是睡眠不足誘發症狀,因此除了遠離過敏原外更需借助藥物治療達到病情穩定. 「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效果持續24小時有效控制症狀 林俊銘醫師說明傳統抗組織胺藥物多數為短效型,雖可舒緩蕁麻疹患者不適的症狀,但因脂溶性高而易穿過「血腦障壁」進入大腦中樞,導致多數患者吃了這類藥物會引起嗜睡,或是發生便秘或排尿不順的副作用,年長者、有攝護腺肥大、尿道阻塞等皆不建議使用,同時藥效也不持久. 「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的水溶性及專一性較高,比起傳統抗組織胺藥物除了抗過敏的作用外,也會影響體內其他接受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更集中在抗過敏的治療上,效果可持續24小時,且安全性高,持續使用1年耐受性依然良好. 林俊銘醫師提及若患者的工作或作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如上班族、司機或工程師等,希望避開嗜睡的副作用,通常醫師會先開立「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不僅在臨床使用經驗成效較好,相對也提高患者的服藥順從性. 林俊銘醫師也提醒蕁麻疹患者最重要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及熬夜,也可選擇穿著寬鬆的衣服,隔絕刺激,亦可幫助減低蕁麻疹的發作.治療慢性蕁麻疹與三高慢性病一樣,需遵從醫囑,定期服用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