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寶媽Claire 所謂EQ好的人,就是不該生氣?應該隨時保持樂觀正向的人?!學習情緒管理的人,就該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脾氣?某天和阿元起了口角,他用責怪的語氣對我說:「你這個學情緒管理的人還亂發脾氣」,其實本來沒這麼生氣的,但一聽到他這樣講,我卻越來越憤怒,好像自己學習EQ沒有做好榜樣,有一種被否定的感覺.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學情緒管理或EQ好的人,就應該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可以隨便生氣,教材與現實生活是不同的,要將所學的知識活用在日常中,確實不容易,也需要時間慢慢練習!一開始接觸EQ時我很困惑,每次心情不好,就覺得自己學情緒管理,不應該生氣、要隨時保持樂觀、要溫柔等等,但是負面情緒還是在,而且一直壓抑在心中覺得好鬱悶,有氣無處發的感覺真的很難受⋯情緒沒有對錯只有處理方式恰當與否情緒不分好壞對錯,每個人都有情緒,負面情感也是其中之一,只是當壞情緒來臨時,總是容易讓人感到煩悶或行為暴走,也因此我們處理壞情緒的方式,確實會影響到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負面情緒有哪些呢?人們擁有的四大基本負面情緒有:難過、生氣、厭惡、害怕.繼續延伸的話,像是擔心、不安、恐懼、嫉妒、憎惡、怨恨、沮喪、消極、輕蔑、猜疑、煩躁、憤怒、緊張、失落、懊悔、愧疚等等,只要會讓身體和心靈產生不適感,都屬於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來臨時的反應(以四大基本負面情緒為例)擁有覺察的能力,好好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才能處理、管理情緒你有注意過,當自己負面情緒來臨時,會有甚麼反應嗎?-生氣時,可能會咬牙切齒、手握拳頭、臉紅氣喘、呼吸急促⋯等-難過時,也許會哭泣、眉頭下垂、嘴角往下拉、頭低低、不願與人交談⋯等-厭惡時,或許會眼神犀利、手握拳頭、咬牙切齒、冷淡不說話、迴避、敷衍甚至是攻擊…等-害怕時,大概會心跳加快、血壓上升、逃避、發抖、冒汗…等 緩和心情的方法負面情緒來臨時,適時停下來覺察自我狀態,從任何一個面向暫停情緒帶來的影響,即便是暫停幾秒鐘也好,能夠讓自己稍微緩和下來,都總比一股腦地爆發來得好.-深呼吸-轉移注意力-暫停所有動作-暫時離開現場-往正向好處的地方想以上這些,都是在情緒高漲當下可以立即反應的,這並不容易做到,但透過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一定可以駕輕就熟的.半年前,我自己還是每天為了孩子的事情生氣,慢慢的一個禮拜動怒3-4次,再來頻率越來越低,我覺得這樣就是很值得鼓勵的進步,只不過需要慢慢練習! 用理論的角度來看心理學研究發現,一般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大概會有三種常見的因應策略:1、爆發(Breakout)–用最原始、最強烈的方式表現出來,容易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2、壓抑(Suppression)–因為擔心壞情緒會造成不好的結果,所以習慣性不允許自己表露出負面情緒,容易造成內傷、內心鬱悶,長此以往身心靈都會受傷.3、調節(Regulation)–平常多累積一點好情緒,當碰到壞情緒時,用對方法讓壞情緒降溫,這是對身心都比較健康的方法,但也是需要多一點時間來調適的哦!在我們家,我是屬於爆發型,只要不高興就直接展現出來;阿元則屬於壓抑型,總是顧及家庭和諧,寧願忍住也不願意起衝突,事實上過與不及都不好,也容易在彼此之間產生誤會,雙方在情緒高漲時,也比較容易溝通無效!當我學到這個部分時,也突然了解,其實每個人會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了,還是難以脫離根深蒂固的個性,夫妻相處也一樣,並不是長大就自然而然學會處理情緒、控制情緒,甚至了解自己的情緒,這些都需要學習與時間練習,相對也會給生活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哦!面對壞情緒,爆發或壓抑都會有後遺症,學習用調節的方法累積更多好情緒,讓壞情緒降溫,或是轉換想法正面思考等等,都是健康處理負面情緒的作法哦! //更多三寶媽Claire的教養生活//Facebook:<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Instagram:<Claire&39;s暖心教養札記>痞客邦:<三寶媽Claire> 延伸閱讀>>>Claire的暖心教養札記前序 01心情好一切都好了 02善用情緒詞彙養成高EQ大腦03用「愛」創造高EQ幼童04擁有很多好情緒,就是幸福嗎?擁抱負面情緒創造自我價值05「驚喜」是引發學習動機的原動力06擁有好情緒並非與生俱來07適性教養三原則,先懂孩子的天生氣質,就懂得如何因材施教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