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謝承學全球每年香料產值高達1250億台幣,可以說是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然而,正是因為全球的高需求和高產值,再加上香料複雜的供應鏈給了不肖業者上下其手的空間,混摻詐欺的危機正在蔓延.歐盟發布首個香料詐欺報告,48%奧勒岡葉有摻假疑慮為了瞭解全球香料摻混的嚴重程度,歐盟委員會於2021年11月25日發表關於草藥、香料摻混的調查報告,由21個歐盟成員國、瑞士和挪威在聯合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援下進行,對樣本進行了近10000次分析.結果發現在1885個樣本中有323個有疑慮有17%的香料被懷疑摻假,其中在調查的的6種香料中,其中在義式料理常見的奧勒岡葉有48%的樣本有疑慮,而胡椒則是17%,孜然14%,薑黃11%,番紅花11%,而辣椒粉則是6%有混摻疑慮.香料供應鏈從生產到販售跨足多個地區為摻假溫床全球大多數香料在特定國家如印度、中國生產,而這些國家在經過乾燥、清潔後再運往進口國,在進入銷售前的每個階段,摻混、欺詐性操作都可能發生,這些香料從一個操作員轉移到下一個操作員的頻率越高,或是經過越多國家、地區,欺詐機會就越大.此外,香料通常在交到消費者手中時,通常已經過研磨、壓碎處理,從外觀根本無從得知是否有摻混,這也是香料摻混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香料詐欺形式分這5種,摻入未申報原料最常見除了更清楚全球香料摻混的程度,本次歐盟發布的報告也發現香料詐欺方式大約分成這幾種形式:1、成分、添加劑、染料或任何其他成分未經批准用於食品和或草藥和香料.2、成分、添加劑、染料或任何其他經批准用於食品但以誤導顧客的形式非法聲明或註明.3、遺漏或故意不標示可能讓顧客有疑慮的香料或草藥,例如,放入已使用過的香料、藥草.4、使用同一植物植物的不同部位,而不是在成份上標示的部位5、添加未申報的植物原料混充.在台灣購買香料時,往往拿到的為粉狀、難以辨識摻混的狀態,根據本次歐盟發佈的報告,經過越多手處理、橫跨越多國家的香料摻混可能性就越高,因此為了在無法隨時透過精密技術檢驗的情況,或許可以改採用台灣本土香料,如山胡椒(馬告)或是土肉桂等.延伸閱讀▶黑金商機藏黑心!「西雅圖極品咖啡」100%阿拉比卡豆混入低價羅布斯塔豆?▶混茶葉、混咖啡、混橄欖油業者請注意!低成本又好用的產地檢測方法問世▶海鮮水產也可溯源!微量元素分析讓海鮮詐欺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