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人體保持在正常體溫,各種生理機能才能正常運作.當核心溫度小於攝氏36度時,稱為低體溫.手術全期由於多種原因,可能導致病人之核心體溫低於36℃,稱為「手術全期非預期低體溫」.研究顯示,麻醉最初60分鐘裡,由於麻醉引起的血管擴張,使較溫暖的核心血液流向溫度較低的周邊組織,因此,未保暖的手術病人,體溫會下降多達1.6°C1.血液在循環過程中會逐漸降溫,回到心臟時就造成核心體溫下降.這種下降的過程,稱為「再分佈體溫降低」. 許多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微的非預期性低體溫也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及額外花費2,這些不良影響包括:增加手術部位感染、心肌缺血及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機率、增加出血量、藥物作用延長及改變、死亡率增加及麻醉恢復的延遲等3. 病人甦醒後,也可能因為感到寒冷而顫抖,導致不舒適. 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保溫方式主要區分兩種:主動式保溫及被動式保溫.主動式保溫定義為可主動且持續產生熱能之產品,被動式保溫則無法自行且持續產生熱能,如溫被單等.然而,不同的保溫方式在臨床上的效果也不樣. 熱空氣式保溫毯能透過無數小孔均勻吹送暖風,持續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是相當有效率的保溫工具. 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是非常重要的!於術前、術中、術後積極預防手術低體溫可以提升麻醉安全、改善病人舒適度、減少併發症、降低死亡率,病人加速康復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亦有助節省醫療花費!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