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育志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郭震亞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郭震亞醫師:大家好,我是腸胃科郭震亞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郭震亞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它其實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簡單來說的話,就是人體的腸子受到外來的刺激,例如說:細菌、病毒、食物、藥物或者是環境刺激等等,造成我們免疫系統失調,免疫細胞就攻擊正常的腸道黏膜細胞,造成腸子潰瘍發炎,在臨床上就會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只會讓人拉肚子嗎? 郭震亞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分為兩種型態,包括潰瘍性大腸炎跟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除了讓病人有慢性的腹瀉之外,由於會有出現血便的情形,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病人出現貧血的症狀,而造成精神不濟的情形,嚴重的發炎甚至會造成發燒,嚴重的發炎會造成腸道壞死,而需要接受手術來切除大腸. 郭震亞醫師:而克隆氏症,因為整個腸道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所以它會比較常出現全身性的發炎症狀,包括像是:精神不濟、發燒、體重減輕等,全身性的發炎症狀.因為它的發炎相較於潰瘍性大腸炎更深,所以容易造成腸道穿孔,甚至腸道瘻管或狹窄的情形,而需要手術來切除腸道. 郭震亞醫師:另外,大約有一到四成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會有腸道外的症狀,包括像是眼睛造成鞏膜發炎;口腔慢性潰瘍;皮膚出現紅斑、或是潰爛;以及關節會造成手指關節、脊椎關節或是髖關節發炎而造成疼痛;甚至在肝膽系統的話,也會造成肝臟跟膽道的發炎,在抽血的時候會發現慢性肝指數異常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短腸症候群? 郭震亞醫師:短腸症候群主要是因為小腸慢性的發炎、或是因為大範圍的小腸切除,而造成病人喪失了腸道的吸收跟消化的能力,而需要終生使用靜脈注射或是口服營養品來維持他的營養.這種情況最主要是發生在克隆氏症的患者,因為克隆氏症的患者腸道發炎的程度更強,而且容易造成腸道穿孔、瘻管或是狹窄的情形,常常需要使用手術來切除腸道.所以克隆氏症的患者更需要積極的治療來控制腸子的發炎,避免後續接受手術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請問醫師會如何選擇治療藥物? 郭震亞醫師:無論是潰瘍性大腸炎或是克隆氏症,在急性期,醫師會先使用全身性的類固醇來快速降低發炎.如果三到五天,對類固醇的反應不好,我們才會使用第二線的生物製劑來控制發炎的情形. 郭震亞醫師:如果是輕度到中度的潰瘍性大腸炎,我們首先會使用含有消炎成分的口服藥、浣腸劑或是肛門栓劑,來降低大腸的發炎. 郭震亞醫師:如果是輕度的克隆氏症,因為對口服消炎藥的效果不好,所以第一線我們仍然會使用類固醇來降低發炎的情形,而在穩定期的藥物選擇方面,由於全身性的類固醇長期使用會造成患者出現許多新陳代謝方面的副作用,因此類固醇不適合長期使用,所以必須要逐步的替換成含有消炎成分的口服藥或是免疫調節劑,來達到發炎的控制. 郭震亞醫師:如果以上藥物都無法達到療效的話,則會進一步換成生物製劑,來達到長期發炎的控制.目標是要達到腸道黏膜的完全癒合,這樣才能降低未來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黏膜癒合對患者有何重要性? 郭震亞醫師:腸黏膜癒合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呢?原因是因為過去的研究發現:如果能夠達到腸黏膜癒合的話,對於病患未來復發的機率會比較低、產生嚴重併發症而需要手術的機會也比較低,另外對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大幅度的改善.腸道黏膜癒合要如何評估呢?大部分是用內視鏡.治療一段時間之後,用內視鏡來看黏膜癒合的情形,或是使用糞便的發炎指標來做確認.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的治療機轉為何? 郭震亞醫師:生物製劑是屬於一種單株抗體,它的治療機轉是阻斷發炎的途徑,而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生物製劑的機轉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屬於全身型的生物製劑,而第二大類則是腸道專一型的生物製劑.而第二種的腸道專一型的生物製劑,因為不影響其他器官的免疫反應,因此副作用較少,是目前生物製劑中較為安全的選擇.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如何? 郭震亞醫師: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其實跟病患的疾病嚴重度、還有病患本身的條件息息相關.但是平均而言,生物製劑在中度到重度的潰瘍性大腸炎約有六成可以達到黏膜的完全癒合,而在克隆氏症則是有五成可以達到黏膜完全癒合.根據國外大型的追蹤研究顯示:長期使用生物製劑控制發炎,可以下降大約七成的克隆氏症的手術機會,以及三成的潰瘍性大腸炎的手術機會. 劉育志醫師:如果症狀改善之後需要繼續接受治療嗎? 郭震亞醫師:這種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它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治癒,需要長期的控制發炎.目前生物製劑的健保規定是一年的療程,如果治療之後症狀已經改善,就必須要降階成傳統藥物的治療.如果過了三個月之後,如果症狀又再度復發,可以再度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 劉育志醫師:感謝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