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到藥局櫃台幫小孩領藥後經常會立刻詢問:「怎麼沒有磨粉呢?」多數民眾可能不清楚藥品磨粉的影響,以下由食藥署與您分享「小兒磨粉」小知識! 藥師不主動將藥品磨粉的考量藥師依處方調劑時,基於以下四項因素,通常不會主動將藥品磨粉: 一、破壞藥品安定性:藥品研發時,會考量其特性來設計合適的劑型,以符合藥品安定性、避免吸潮與變質等,確保可達預期藥效.藥品成分原本受到層層包裹,若磨成粉暴露在空氣中,易使藥品不安定且不易保存. 二、產生交互作用:數種藥品混合磨粉,容易造成不同藥品間的物理、化學及藥理因子互相影響,可能影響療效. 三、共用磨粉器具及分包機:藥師磨粉後,雖會清潔,但難免有前次磨粉後的微量殘留,可能造成藥品間相互污染. 四、藥品味道不佳、刺激腸胃道:為增加服藥順從性,藥品會設計可掩蓋藥味及防止局部腸胃道刺激的劑型,磨粉後可能破壞該劑型而造成不適的反應,如噁心嘔吐等.會降低服藥順從性,造成治療效果不彰.不適合磨成粉的藥品有些藥品會因其本身特性或劑型設計因素而不適合磨成粉,其原因如下: 一、藥品特性不適合磨粉①易潮解:有些藥品容易吸溼,建議服用前再自行磨粉即可.②刺激性高:有些藥品不僅不能磨粉,而且須服用大量水份及維持直立姿勢,避免刺激腸胃道黏膜或口腔黏膜.③味道苦:磨粉後易使服藥意願降低,服藥順從性變差. 二、劑型設計不適合磨粉①軟膠囊:內容物往往是液體,不適合磨粉.②腸溶錠、口溶錠:此類藥在磨粉後會在胃部就被破壞,無法到達特定部位吸收,使得吸收藥量減損、降低療效、甚至達不到作用的部位.③緩釋劑型:磨粉會破壞該劑型控釋方式,使得藥品迅速釋放,造成血中濃度上升太高,超過適當範圍,增加副作用的發生機會. 藥品磨粉外的選擇若小孩年紀過小,尙未學會吞嚥藥品,或因藥品過大而造成吞服恐懼,可在家中自行依醫師或藥師指示,切割分量(如半顆)放入分包紙或夾鏈袋中,再用鐵湯匙或硬物壓碎;如果是膠囊,撥開分量即可.分包或加水配製後的藥,最好立即或短期內服用完畢. 食藥署提醒,藥品磨粉問題多,相對風險也較大,其影響往往超出當初藥品設計所預期的情形.因此看診時,建議先詢問是否有小兒劑型藥品,如溶液劑、糖漿劑、懸液劑、口溶錠等,才能進一步幫助孩子,順利服藥且獲得療效. 本文由<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