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個文化,就是多讓孩子參加興趣班,把經歷和獲獎紀錄存放在履歷之中,方便用來找學校,港孩也因此獲得「繁忙兒童」的稱號. 一個周日上教會,適逢滂沱大雨,女兒小晴從車上向外望,見到一名電單車司機抵着風雨駕駛,就向香橙爸爸說:「我覺得駕駛電單車要很堅強,雨打在身上仍要勇往直前.」香橙爸爸頓時感到欣慰,覺得女兒長大,看事情不止看表面,還懂得欣賞別人. 記得某年夏天,小晴參加了一連三晚的舞蹈匯演.為能順利演出,舞蹈隊不但事前花了很長時間練習,還要配合大會參與技術綵排和串排;到正式表演的下午就要到場地報到,炎熱天氣下臉蛋鋪上濃妝,身穿笨重且不太透風的舞衣,甚至戴假髮,連同中場用膳時間一直到晚上11時,聽起來同樣也是堅強. 技能和態度的建立條件 建立價值觀不能單靠講述,也不能只靠故事和影片,還要有具體實踐步驟,並透過生活日常作為價值觀的載體親身經歷.事後更要檢示過程和修訂步驟,以螺旋式學習重複實踐. 至於技能,則必須靠重複練習,相關的大腦神經元才能妥善接駁和通電,漸漸生長成粗壯穩固的神經網絡,令動作純熟.就像香橙老師現在使用倉頡打字,眼睛不用看着鍵盤,甚至不必花時間拆碼,手指自然按對位置,然後文字就在熒幕出現.相信各位都有類似經歷:輸入密碼、縫紉、彈鋼琴、刀功等,都是靠重複動作,動作才會變得熟練.跟練舞道理無兩樣. 不論技能還是態度,舞台就是這樣,當你決定跑進漆黑的後台前,請肯定自己不走回頭路,最後才能感受台燈的耀眼光芒.當小晴讚嘆電單車司機的堅強,香橙爸爸同樣欣賞小晴在舞台上堅持練習的決心. 這才是「繁忙兒童」參加興趣班的真正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