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講話常常結巴,每次開頭都是我我我我...」「小朋友最近講話很卡,斷斷續續的,是不是口吃呢?」﹝口吃是什麼?﹞根據美國聽語協會(ASHA)的定義,口吃是一種言語流暢的障礙,指的是在說話的節奏及流暢度上受到阻礙. ﹝口吃的形式﹞1.單音重複:要去玩2.單字重複:我要要要去玩3.音的拉長:---要去玩4.字的拉長:我---要去玩5.停頓:我好無(停頓)聊喔要去玩口吃常伴隨著不自然的表情或動作,例如:聳肩、皺眉、眨眼、甩頭等等,口吃者在感到緊張、興奮,或是沮喪時,都容易使口吃加劇,導致其在看待口吃的情緒及心態上也可能較為負向. ﹝發展性不流暢﹞孩子在2-5歲時,由於內在語言的思考速度,比組織表達語句快,因此容易結巴,但這種情況為「正常的不流暢」,正常不流暢的「結巴類型」與口吃不同,主要為:1.插入無關的字:我呃嗯好無聊啊嗯,嗯要去玩2.詞彙重複:拜託給我玩具玩具3.片語重複:請問一下請問一下請問一下現在幾點4.修正:對不…謝謝你5.放棄:我最喜歡看…我忘了許多孩子都會經歷發展性的不流暢,但大多數孩子都能自然痊癒,除了注意不流暢的型態外,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形,建議盡早求助專業:﹝什麼情況需要就診?﹞1.孩子的結巴已經超過六個月2.孩子開始結巴的時間在3歲半之後3.孩子結巴的現象更為頻繁4️.孩子說話時,會緊張或掙扎5.孩子避免說話或表示說話很困難6.有口吃家族史 然而,在就診之前,家長可以先這樣做V觀察並記錄孩子結巴的情境或場合V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說話V放慢說話速度及「生活步調」,讓孩子學習適當語速V製造無干擾或非競爭(如:搶答)的溝通環境 V把注意擺在孩子說話的「內容」,而不是說話的「方式」 另外,除了要做到的事情之外,也有一些是千萬「不能」做的X打斷孩子說話,或替孩子把話說完X批評或糾正孩子的說話方式X在孩子結巴時表現沮喪或不高興X讓孩子的不流暢成為焦點X提醒孩子「想好再講」、「慢慢說」、「放輕鬆」 其實,我們可以把孩子的不流暢,想成是自己在上台報告!如果報告時吃螺絲,被教授或老闆打斷、受到批判、感受到聽者不耐煩的情緒,或被要求「你先想好再講、慢慢來」等等,往往只會更清楚「意識」到自己在報告時出狀況了,進而導致退縮或畏懼在台上發言.________________參考文獻:Guitar,B.(2013).Stuttering:Anintegratedapproachtoitsnatureandtreatment.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Yairi,E.,&Seery,C.H.(2021).Stuttering:Foundationsandclinicalapplications.PluralPublishing.AmericanSpeech-Language-HearingAssociation(n.d.).Stuttering.RetrievedApril29,2022,fromhttps://www.asha.org/public/speech/disorders/stutt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