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誰誰誰還得自己工作賺錢養小孩,你只要在家翹腳陪小孩就好了,比她輕鬆多了.」 經常會有人告訴你:「痛苦是比較出來的」,但這句話並不能適用在所有人身上,就像我長年來過著無後援、假日假性單親生活,曾因為先生這兩句風涼話讓我跟他廝殺多時.「你已經很好了.」「很好命了啦.」 特別是我在當全職媽媽那兩年,他總是設法找過得比我更悲悽的樣本來彰顯他給的幸福,但我心底很清楚那是他以為的幸福,不是我要的,就在我終於前腳踏入產後憂鬱大門,他才急忙抓住我後腳問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他逐漸放下他傳統架構下男性的包袱,學著共享家務的勞動,學著不再將父職置身於親子關係之外,當他開始嘗試閱讀我第二胎憂鬱背後的需求脈絡,我們原本緊繃的關係也就逐漸軟化,人感覺到被接納、理解時,自然也會跟著回應對方的善意. 以上先舉了自己的經驗來回應已婚朋友,她經常投以羨慕眼光看待我的婚姻,甚至說我撿到寶,然而多年革命的千瘡百孔才是婚姻的真面目,親密關係需要不斷磨合再磨合,沒有婚姻是完美無瑕的,若你仍是這樣幻想,容我先戳破這個夢幻泡泡,我不戳它仍遲早有一天會滅. 「我不曉得要怎麼做才算真的快樂?」電話那頭的朋友這樣問.這幾年她在原生家庭中遭受冷落,又嫁給一個貌合神離的男人,唯一不需要煩心的是經濟,她的親友總跟她說年近四十有個經濟可靠的男人很好了,讓她可以不用工作在家裡當少奶奶,要她懂得知足,然而她總覺得自己活得支離破碎,得過且過的度過每一天. #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不同.你的快樂與否不需要他人讓幫你評斷,畢竟每個人有他的價值信念,他的苦不見得是你的苦,相對的,你的快樂也不見得是他要的.人云亦云或許是你的保護色,卻會讓你失去貼近自我的機會,一個無法先滿足自我內在需求的人,又怎麼以「我」為主體和環境互動,長期麻痺下來不僅失去尋找快樂的能力,連帶的你身邊的人也跟著拖下水,倘若我當初雙腳都踩進產後憂鬱大門,那你覺得我該如何照顧好五歲和零歲的孩子?諸如此類的悲劇不在此贅述. 我回應朋友:「妳會怎麼描述快樂的樣子?那個時候的妳會是什麼狀態?」數十年的老朋友了,我了解她的背景與性子,心疼她長年讓自己處於關係中縮小自己討好對方的位置,但我仍選擇鼓勵她找出自己內在的渴求,那是專屬於她自己,而不是外界加諸在她身上的符號. 你好不好,你自己最清楚;別人好不好,由他自己作主.如果你不好,也別假裝自己沒事,憋久了傷害最深的是你自己. 本文由<許妮婷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