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故事,熄了燈,陪孩子入睡之後終於又撿到一點自己的時光.摸黑打開比較靠近自己的小燈,滑起手機隨意看看網路上的文章或新聞,通常忙碌了一整天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比較放鬆瀏覽及閱讀.倏地,我(小編)看到連續的幾則關於「孩子躺地板」的新聞,正確來說應該是好幾位名人在社群網站「筆戰」關於孩子的教養議題.隔天一早工作的時候,我轉發給老師看,忍不住說:「還好我不是名人耶!不然我女兒從小躺的地板可多了,公審都審不完……」「妳女兒會躺地板?我好像沒聽妳說過耶!」老師有些驚訝的說.「會啊!」我邊回想邊笑著說:「我們以前只要「一言不和」,她就往地板直接躺下去啊!什麼診所、餐廳、咖啡館、百貨公司、家門口……大概沒有什麼地方她沒躺過,免費的人肉抹布擦地板!」老師邊聽邊笑,彷彿我表演了一場脫口秀.老師好奇的問我:「那當初是什麼情況孩子會常常躺地板抗議呢?」如果有菸,我真想為二、三年前的自己點一根,才能娓娓道出我滄桑的心聲.回想這段歷程,真是覺得當媽好苦啊!好不容易捱過了把屎把尿、日夜哭鬧、又睡不過夜的嬰兒時期,剛滿一歲的孩子有了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隨時來個一顰一笑都可以弄的媽媽滿心歡喜,牙牙學語的階段每當聽見她多學會說一個字,就為她的成長進步興奮不已……可惜,好景總是不長.「最可怕的惡夢從她會說「不要」這兩個字開始,她不再對我說的話「照單全收」,好像說出不要兩個字就有了對事物主宰的力量,她那時奶音奶音的,每次說不要都是「咘咬、咘咬」,如果我也回應她不要、不行,她不知從哪想出來的大絕招,就會直接往地板躺下去了!」我說到這嘆了口氣,老師倒是聽的很專心,眼神示意我繼續講下去.我回想了一下繼續說:「有一次,我帶女兒去咖啡館,那時候她將近兩歲,我點好餐找了位置坐下,女兒發現咖啡館有二樓,那時候的她對各種「樓梯」都充滿了興趣,只要有樓梯就想要「爬一下」,她當時說話還無法說的很完整,只能用「比」的示意她想要「上去」,我明白她的意思,但我沒有同意.在那個當下我只有一個人,我的包包、咖啡、餐點都在座位上,我若帶她爬樓梯,豈不讓我的物品放空城?我耐心的對孩子解釋很多遍,說明不適合帶她上去的原因.」我停頓了一下,扯了扯嘴角:「結果女兒不依不撓,堅持就是要「爬樓梯」,我擋住她的去路,和她對峙了兩分鐘後,她生氣的席地坐下、然後躺下,就躺在熙來攘往的走道上!無論我怎麼喊她起來!或是伸手去拉她,她只會更強硬的反抗,其他端著咖啡的客人路過也很尷尬,都不知道是該從我女兒身上跨過去還是怎樣,我當下也覺得難堪極了,感覺周遭的人都盯著我和孩子看,可能還譏笑這個媽媽為什麼搞不定自己的孩子……」那時候的我總忍不住想:到底是我的孩子天生頑劣?還是我真的不懂教導孩子?可是我十分盡力了,用盡了全力啊!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看書、查資料,甚至還徵詢其它媽媽們的經驗,我能想的辦法我都想過了,有的媽媽就跟我說:「不要看她!取消觀眾她就沒戲唱了.」也有的媽媽教我拿個椅子去坐她旁邊,溫柔但堅定的告訴她:「我坐在這裡等妳,妳什麼時候想起來再跟我說.」軟的、硬的,什麼方法我都試過,就是無法解決她三天兩頭就躺地板的行為,我那時認為孩子在跟我作對、挑戰我,明明我都好言好語的解釋過了,孩子就是不聽,在外面還讓我很難堪!老師的眼睛看著我微微笑著,那種笑,並不是嘲諷我的束手無策,也不是憐憫我的無能為力,像是一種支持的力量,他明白我身為母親曾有的苦痛和無奈.他微笑著說:「沒有孩子天生喜歡躺地板的,會到躺地板都是最後一招了,妳以前的「溝通」其實只是在「說服」孩子聽妳的,並不是平等的對話.2歲左右的孩子行走跑跳都很穩了,也正是發展自主性,又高度探索的時候,如果父母沒有敏銳的覺察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很容易進入對立的情況,尤其越小的孩子缺乏表達跟協商能力,她是沒輒了才用躺地板來抗議,大人要學習「換位思考」去理解孩子,對等的溝通討論,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滿足,就不會有反抗的行爲.」「沒錯沒錯!」我急匆匆的接口.「還有一次,我上網訂了幾件春裝給孩子,收到包裏後我一件件幫女兒套上試穿,她開心的試完一輪衣服,在家裡跑跑跳跳.我將前面幾件試過的新衣剪掉標籤準備洗衣服,接著要再脫下女兒身上的那件時,她堅決的反抗,她想要繼續穿著新衣服怎樣都不願意脫下來,我耐心的解釋新衣服要洗過才能穿、比較乾淨……女兒同樣又是不依不撓,弄的我也一把火都燒上來,我強硬抓她過來脫衣服,這時她已經二歲多了,她生氣的躺在地板上,大聲的說:「我不要脫!」那次在家裡,沒有路人異樣的眼光,我事後自己靜下來仔細的回想,到底為什麼孩子要躺在地板?我想了好久才覺察到,我的童年也是如此,大人很少尊重我的想法,只要我照著他們的想法去做,孩提時期的我也是滿肚子不服氣啊!再回到過往想想我與孩子的衝突也多半是孩子的訴求被我忽略沒有滿足,而我又強行加諸我認為「合理」的做法在她身上,我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她的想法和行為,只用「我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合理性」,我的孩子當然會想反抗啊!這是人性吧!」「妳說的沒錯,是人性.」老師附和了一句.「我後來就在想,我好像一直用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要配合我的作業流程,卻沒有尊重她所表達出來的訴求,她想爬樓梯是她需要探索,她想穿著新衣服是因為她感到新鮮有趣又開心,想再多穿一下,她所有的行為都不是為了挑戰我,只是想要滿足她自己內心的渴望.可是我只想到我當下需要做的事,我認為也是女兒「應該」要做的事.其實我應該要尊重她,也顧慮到她,而不是一味的要她配合我才叫做「合理」的行為.」老師點了點頭,看起來認同我所說的內容,他又再問我:「後來呢?感覺後來情況有改善了,妳怎麼處理的?」「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就先傾聽她的想法,不先急著拿我的想法說服她,盡量尊重她,遇到瓶頸時我就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也用我的童年經驗去覺察,不過還是會有很多細節我不得要領.」老師又點了點頭說:「嗯嗯,很正常,靠自己的覺察但沒有學習的話還是會卡關的.」「沒錯,像是剛才說的那些問題,我也是學習教養實戰班之後,才又領略到更多細節,當我先理解孩子的時候,就像是拿到解鎖的鑰匙,後來想想,在咖啡館的時候我可以把餐點先寄放在櫃台跟店員說我要帶孩子上廁所,回來再拿.然後我就可以拎著包包帶孩子去爬爬樓梯再回來坐,就算位子被坐走了我再找別處坐就好,當我認知到「孩子比這些事重要」(人大於事)的時候,我的思考就是「解決事情」而不是「否決孩子」.」「還有,鬆動我的舊有信念,我轉念想:「孩子穿著未拆吊牌的新衣服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吧!」我後來再買新衣時會刻意挑選接近洗澡前的時間再幫她試穿,然後就對她說:「那就給妳再穿一會兒,穿到要洗澡的時候就要脫下來囉!新衣服要洗過再穿比較乾淨,身上也不容易過敏.」孩子大聲的回我:「好!」她笑開了容顏,歡天喜地的穿著衣服轉圈圈,連衣服上的吊牌都跟著飛舞跳躍……被滿足到心坎裡的孩子就像開了酒的客戶,什麼話都好談!」「妳做的很好!」老師也笑開了,再次點點頭.這些是在我學習了之後才明白的,我跟孩子之間不是對立的,大人需要去建立一個「合作式的親子溝通模式」,當我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給予孩子選擇,她的不當行為就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而這裡面包含了「人際敏感度」以及「溝通技巧」的課題.這時,我的思緒來到了二、三年前的疑問:到底是我的孩子天生頑劣?還是我真的不懂教導孩子?「可是啊……」我疑惑的問老師:「雖然我學了這些教養的技巧和心法,但我還是很困惑,為什麼有的孩子就很乖順,父母好好講就會聽,我的孩子卻很反骨,無論我怎麼耐心解釋,她就是不聽呢?我還想起有一次在中醫診所,我女兒吵著要拿櫃台上販售的羅漢果,但當下我就沒有要買,我也不確定當時才兩歲的她能不能吃?我有跟她說等她大一點了再買給她吃,結果那次她又是給我躺在診所的地上,在眾目睽睽的候診區……唉!難道有的孩子天生特別盧小小嗎?」「當然不是的,孩子不會天生盧小小.」老師站起身走向書櫃.與其說是書櫃我覺得說是「書牆」還比較貼切,老師的工作室簡直跟圖書館沒什麼差別,我還在心裡幫這堆書的家取名叫「教養小圖館」,需要任何資料隨時可以找到.老師俐落的從某一層書櫃抽出兩本書拿給我,都是講「天生氣質」的書.「其實這要從9大氣質談起,而9大氣質又分為「性情兒」、「慢吞吞型」、「安樂型」這三種類型.這兩本妳拿回去看一看,妳的孩子有哪些特質,就會更加了解孩子!尤其是堅持度、反應強度……這些向度,妳看完了跟我說,我們再來討論.」噢……小編我被出了作業,兩本書拿在手上有點沉,教養孩子真是很深很深的學問,花下我不少的功夫.但我真的很想理解,因為我深愛我的孩子.-﹝阿德勒正向教養實戰班﹞持續開班中正向教養可以有效地平穩父母情緒,以及減少與孩子的摩擦,建立「合作」式的親子互動,讓您與孩子輕鬆順利完成每日作業.歡迎參與每週一次的線上實戰班,讓您的教養問題獲得「即時實際」地解答,並經由老師的示範與演練,讓您了解如何具體、實際地將正向教養運用在生活之中.對課程有任何疑問請私訊我們,如有教養問題、煩惱也歡迎私訊詢問!#孩子躺地板#張李明德的全人教養學#張李明德的阿德勒正向教養課#正向教養 #阿德勒本文由<張李明德的阿德勒正向教養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