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母親上完品皓心理師的線上課程<玻璃心的強大修復術:10堂課建立孩子的心理韌性>來訊詢問,家中學齡前的孩子,如不順他的意就會生氣,甚至態度不佳的回應父母,面對孩子情緒,如何建立家庭常規和界線,陳品皓臨床心理師提供下列角度給父母參考.讀者提問:「聽完課程嘗試使用老師的方法,但……學齡兒現在如不順他意就會生氣(先前就讓他生氣不管他),這陣子會對媽媽兇.於是媽媽看着他,他卻做他的事也不看媽媽的眼神(五歲說話不怎麼看對方眼睛).態度還會很差的說你不要再看我了.我什麼時候可以去看電視去做什麼事……等等.態度整個很強硬怎麼扭轉情勢呢?」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孩子年紀越小,通常生氣的反應越直接、也越原始(會哭喊、叫鬧等等,而不會用口頭表達自己很生氣),少了大腦理智的層面調控,這是很常見的現象.這在幼兒園或是低年級更常看到,大方向上通常我們會觀察孩子情緒的強度跟持續時間,看看在孩子的情緒強度有沒有隨著年紀而變小,生氣的持續時間有沒有縮短,如果強度跟持續時間有隨著年紀而逐漸縮短,那代表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有越來越好.通常孩子生氣的點在不順自己的意,然後就陷入自己的糾結當中,這反應出孩子對於家裡的常規還沒有建立起共識,所以都是自己的需求為優先,所以在建立家裡常規的過程中,孩子的抗拒是免不了的部分,所以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如果我們狀態許可,我們可以試試看幾種可能的方式:1.反應情緒,堅定原則孩子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情緒語言,所以情緒一來就陷在其中,但是如果孩子一但開始能夠慢慢覺察自己的情緒時,他就能夠和自己的情緒有了對話的機會,所以「覺察」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通常最簡易的反應情緒開頭會是「你現在很生氣,是因為你想看電視,但不能看覺得很失望是不是?」、「是還不是?」、「所以你現在因為什麼原因生氣?」、「如果是不是失望的感覺,那還有可能是什麼感覺呢?」這是一個反應、澄清然後再請孩子自己表達的簡單示範,「覺察」是在許多孩子情緒調節的能力中很核心的部分,因此也是我們可以思考的介入原則,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將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在這過程中,家裡的常規就是此刻不能看電視,這是我們心中堅持的原則.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我們都很難心平氣和的說,但你可以試著平淡的表達.2.給予選擇,自我調整既然不能看電視,孩子仍然可以有其他選擇,所以有時候透過給予孩子其他選擇,一方面轉移注意力,一方面也讓孩子學習不再那麼固執在當下的堅持,最簡單的形式就會是像:「現在我們就是不能看電視,在(某個條件,比如說寫完作業或是家裡的規定)可以看電視之前,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你現在可以先決定你想要先玩樂高,還是先畫畫?除了看電視之外.」一般來說,孩子如果做出選擇,就是開始在學習妥協,以及自我調整.如果孩子拒絕做選擇,我們可以反向詢問他「那在可以看電視之前,你打算怎麼安排你的時間,給我兩個選擇(透過孩子提出選擇,自我調節,同時也是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且透過他提出的選擇,也可以討論是否合適等等「電視現在就是不能看,所以你想怎麼安排現在的時間?說幾個方法我也來一起聽聽.」3.提醒暗示,建立共識孩子對於家裡的常規沒有共識前,就會不斷測試大人的底線,因此建立家裡的常規是一個大方向,這部分可以透過提醒或暗示的方式,讓孩子慢慢學會家裡的常規「等到長長的時針指到8的數字的時候,你就可以看電視了」、「吃飽飯後應該要先做什麼?」、「出門前記得要先檢查什麼?」 原文: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369課程:https://cplink.co/ZuIPD47h書單:https://reurl.cc/k5ydMd 本文由<陳品皓臨床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