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當口下,我真的也是一介平凡媽媽,即使學理上知道與病毒共存是趨勢,知道Omicron在學童、青少年症狀較輕,但情感上就是%數字是統計,有沒有得真的就是0和1的差別,看著放寬的政策,我其實很迷惘,拿不準怎樣的共存速度才是對的,但應該說「在面對未知的病毒,我們也只能且戰且走,隨時調整」,是說一直滾動的政策實在有點疲累,只能一直追蹤疾管局指揮中心了,但我內心真不想經歷大量自然免疫下的群體免疫啊,黑數一定有,不遵照規定的也一定有,真的只能盡力守護自家的城池了.真的謝謝和辛苦在一線的醫療人員們還有一同盡力守護自己城池的每一個螺絲釘的我們.戴口罩、勤洗手、少出入公眾場所,是面對不論流感還是OMICRON的通則;戴口罩、勤洗手、少出入公眾場所,大概是面對不論流感還是Omicron的大原則;至於打疫苗,面對也是新的病毒當然也會是新的技術,對於未知的害怕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敵人都殺到城下了,還不抄起傢伙打嗎?當然兒童疫苗的施打,最終一定是需要家長們和醫師的討論,也尊重每個人的決定,但我真的有心沒力自己看各國論文,我選擇相信各專家幫我讀書寫的共筆:「兒科醫學會聲明稿-支持6-11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張鑾英教授、顏廷聿醫師、CDE徐千惠醫師共同擬定的–學齡兒童新冠疫苗QandA,」「兒童新冠有哪些高危險症狀?23位兒科急診醫師發六點聲明」照顧者要保護自己而且觀察染疫小孩的警訊表徵,必要時要送醫但也儘量不要輕症塞爆急診這波Omicron把魔手伸向兒童,我們家長能做的真的是穩定自己的情緒、防疫措施確實、如果孩子真的染疫,照顧者更要保護自己而且觀察警訊表徵,必要時要送醫但也儘量不要輕症塞爆急診.節錄自疾管署公告: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警訊表徵/就醫警訊):(一)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二)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三)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五)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119送醫/緊急自行就醫條件):(一)抽搐(二)意識不佳(三)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四)唇色發白或發紫(五)血氧飽和度低於94%(如家中有)(六)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面對嚴峻的疫情考驗,不恐慌、不道聽塗說,遵照更多專家群集合開會唸書寫心得的指引,不獵巫但也不鬆懈,天佑台灣,希望能在死傷較低的狀態下度過難關.是說我還是很鬱卒且卒仔怕黑數但也只能轉念「大不了自家就是幼稚園嘛!」(真的是因為疫情起了自學心,大型遊具攀爬架、彎版、盪鞦韆、小籃球架、白板壁貼get!)更多的兒童美術、似顏繪相關歡迎追蹤李奧華特-萱萱老師:Leowalt藝術工作室更多的忘形流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我的IG:dr.fishball本文由<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