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看一下這張圖,然後試著說說看,你在這張圖中看到什麼?」「不都是魚嗎?有什麼好問的.」肥肥說.「有一條橘色的魚,其他都是藍色的魚.」曉鈺快速回應.「老師,我有注意到,那條橘色魚游的方向和其他藍色魚不一樣.」淑欣似乎看出端倪.王老師很清楚,看圖說故事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看法.隨著我們過去看待事物的經驗及自己的思考方式,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他想讓孩子們思考的是:除了看到表象,我們是否可以領悟到隱藏在這張圖「背後」的訊息.「同學們,請你們試著揣摩一下:若自己是這條橘色魚,你的感受會是什麼?你的想法又是如何?你可能有哪些反應?」王老師試著引導學生別只注意事物的表象.「老師,我知道.橘色魚長得和其他魚不一樣,自己應該會覺得怪怪的,很丟臉.」力中舉手說出自己的看法.「拜託,為什麼不一樣就要覺得很丟臉?如果我是橘色魚,反而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是如此,我只是顏色和你們不一樣.更何況每條魚、每個人也都不一樣.」淑欣表達出自己對於「不一樣」的看法.聽了大家的想法,王老師再拋出一個提問:「同學們,你們不納悶嗎?為什麼別人和我不一樣,我就覺得他怪?是他真的怪?還是我們懂得的事情、接觸的事物其實太少?」王老師讓同學們試著看圖說故事,各自解讀這張圖所傳達的可能訊息.經過腦力激盪,應該可以碰撞出許多火花,有助於同學們思考融合與個別差異,以及接納和尊重.特別是關於班上的亞斯伯格症女孩以璇,王老師想讓同學們學習合理地對待、接納她.﹝陪伴亞斯好溝通﹞展開接納的雙臂試著讓孩子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學習別受限於行為的表象,而能夠看見「內在」要傳達的訊息與意義.透過討論,讓同學們能展開雙臂接納班上的亞斯伯格症孩子,並且合理相待.在拒絕與接受之間在此,我要對普通班老師拋出一個看似敏感、卻值得思索的議題:如果你有決定權,可以決定是否讓亞斯伯格症學生分到你的班上,你會如何選擇?拒絕或接受?這個議題的前提是具備以下理想條件:●學校有完整特教支援系統,資源班老師能提供後續的相關特教協助及服務.●必要時,有特教專業團隊,例如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或語言治療師的服務協助.●也能與亞斯伯格症學生的家長充分進行溝通.●班上沒有亞斯伯格症孩子的死對頭ADHD學生.◎「因材施教」是一個必要的概念誰都沒有權利排擠或拒絕特殊需求孩子.「因材施教」是一個必要的概念,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也不需要給予任何批判,因為每一位第一線老師面臨的困境與考量都不同.在此是要拋磚引玉,讓我們好好想一想.如何面對「2A」(同時伴隨ADHD與AS)的孩子?我常收到父母與老師詢問:孩子同時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與亞斯伯格症(AS),到底該如何處理?面對這類型孩子,最基本的功課是我們要同時瞭解這兩個障礙類型:ADHD與AS.ADHD(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包括專注力、活動量及衝動控制問題)AS(固著性及社交困難)請先思考這兩種障礙在孩子身上的組合比重,例如孩子是以哪一種症狀為主.是ADHD較強烈?還是AS較明顯?不同的比例,呈現的表現與相應處理也不一樣.接著,判斷孩子「當下」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如果是專注力問題,就轉至面對ADHD的處理;若是固著性問題,再將頻道切換為面對AS的固著性.面對「2A」孩子的挑戰是,大人要學習如何因應與適時切換.兩種障礙加乘之下,因應的難度變大了,我們必須以「各個擊破」的方式與孩子相處.以下就以不同的排列組合來說明.◎組合一:缺乏專注力+具有固著性第一種情形是孩子對於特定事物產生固著性(AS特質),而對其他事物常沒有多大興趣,也不理會.若加上孩子的專注力品質不好(ADHD特質),主要的思考在先引導孩子將專注力聚焦於感興趣的事物,使專注力的耐性和持續性,在他感興趣的事物上被訓練出來,隨後再逐漸轉移至我們希望他關注的地方(比如課業).例如孩子固著於昆蟲議題,想要讓他的注意力轉移,可以將課程與他感興趣的事物(昆蟲)連結,譬如以昆蟲當作範例教數學.從孩子的固著性著手,磨練他的專注力.◎組合二:活動量大+缺乏社會情境的瞭解(不在意要求)第二種情形是孩子的活動量大(ADHD特質),且不在乎老師的班級經營要求(AS特質).這時,優先要處理的是讓孩子的活動量維持在一個範圍內.也就是說,與其讓孩子四處走動,寧可希望他坐在座位上,進行靜態活動.我的作法傾向於兩害相權取其輕,亦即在「孩子到處走動」與「靜下來做他想要做的事情」之間,我寧可選擇後者.給予適度的寬容值,允許他進行與課程無關的靜態活動,同時我們心裡明白,這只是階段性的權衡之計.◎組合三:衝動+規律性被破壞第三種情形是孩子情緒衝動(ADHD特質).我們要思考引發他情緒衝動的是什麼.若是因未按照既定結構進行或破壞了既定的例行事務,而產生情緒衝動(AS特質),那麼「結構性被破壞」是主要原因,而引發情緒衝動則是次要情況.因此在處理上,優先以有助於孩子情緒穩定為原則.先維持他對於日常生活的結構性需求,降低突發狀況的發生機率,以減少對於孩子結構性的破壞.延伸閱讀:父母明明希望兒女能幸福但卻總說反話!這樣表達愛,只會將對方推更遠長期累積的不愉快情緒,「轉移」常讓孩子及伴侶成為替罪羔羊本文出自王意中臨床心理師〈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由<寶瓶文化>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