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男人,這麼做不酷以「媽媽也會欣賞的好男人」做為主題的教養方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太需要教訓兒子,因為只要一提到「身為男人這樣做很丟臉」,大抵就已經把問題解決了.比方說,兒子邀請幼兒園的朋友到家裡來玩,大家一起遊戲的時候.一開始,身為獨子的兒子對於借出自己的玩具會感到猶豫,因為他向來不習慣讓別人觸碰自己的「世界」.這時我就會開口說道:「身為男人,那麽做並不酷喔.」接著兒子會回應一聲:「噢,歹勢」(模仿江戶土生土長的爺爺的腔調),把玩具遞出去給朋友玩.在玄關脫下的布鞋鞋底朝天擺著的時候、把魚吃得亂七八糟的時候,以及沒有好好向人打招呼的時候,只要祭出這一句話就解決了.拜這句話所賜,「把○○做好」這種話我幾乎沒用過,就把兒子養大了.建立人際關係靠的是話語.若使用命令句,就會演變成支配關係,到最後,孩子如果不認同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在無止盡的反抗之後,乾脆就與父母親疏離.孩子長大之後,對他的孩子也會用命令句教訓,像是:「我早說過○○不要做!」因此我盡力不要使用命令式的口氣說話.與其說:「好好吃下去」,選擇說:「這對身體很好喔,吃吃看吧」;不說:「快點去洗澡」,而是問:「浴缸的水已經預熱好了,你先去洗好嗎?」;不說:「去做功課」,而是問問看:「功課有沒有問題呢?」這當中的祕訣就是:使用對同居戀人說話的口氣.花時間努力製作的離乳副食品(蝦仁丸子),被兒子一口吐出來的時候也一樣,選擇輕聲細語地問:「不合你口味嗎?」不過,唯有每天早晨「動作快一點」這句話,我一直是用嚴格的命令句.因為如果不這麼做,這孩子就會一輩子都上不了學了(苦笑).現在,關鍵時刻就要用「身為男人,這麼做不酷喔」. 稱讚兒子「很帥」,這招很好用相反的,「去做○○,因為很帥啊」是相當好用的花言巧語.明明罵的是兒子,卻喜歡搬出一堆人當靠背的父母親相當多.「會被店裡的人罵的,所以你安靜一點」、「你如果不用功,會被老師罵的呦」等等.這麼做難道不難看嗎?反過來使用「安靜一點,那樣才帥啊」、「用功讀書喔,那樣才酷呀等話語,父母親看起來反而很酷、很棒;徹底保有格調,同時很莊重.此外,只要母親判定兒子「很帥」或者「不酷」,就遠遠勝過任何其他招數了.也許比起被其他人教訓,男孩子被母親認為不酷會帶來更多打擊.畢竟無論如何,母親始終是兒子的「世界觀的座標軸原點」.即使被社會否定,也只是中了一發攻擊而已;而母親口中的否定,則足以動搖兒子的整個世界觀.這句話在兒子幼小的時期,做父親的說不定也可以使用呢.但是,一過了青春期,如果爸爸的表現並不怎麼帥,遭到反擊的可能性會頗高.不過,做母親的不管兒子長到幾歲,都能使用這句話.女人對深愛的男人說「~那樣才帥」,是抱著「希望你當個好男人」的心情,也就是心裡浮現了那種憧憬的緣故. 利用「拜託」培養孩子的體貼進一步,還有拜託孩子做事的這個技巧可用.即使面對在公園裡玩得渾然忘我,一直不肯從立體攀爬架上下來的兒子,我也不會說:「要回家了,趕快下來.」「現在再不回家的話,媽媽就沒有時間煮咖哩了,怎麼辦?」讓孩子看見自己為難的樣子,即便是很難遵從命令口氣的孩子,大多數也會回應:「我知道了,回家吧.」偶爾,兒子在回答時會有別的提議如:「吃炒蛋拌飯就好囉.」我有時也會一邊苦笑一邊答應採用他的意見.頭腦是互動的機器,不停地測量與他人的關係,而語言是將這種關係性扭轉、改變的工具.受到拜託那一方的頭腦,自然會變成現場情況裡的領袖;而領袖必須自制,並且不得不為全體著想.即使是親子關係,這個效果也不會消失.此外,男性腦縱使在幼小時期,也能輕易發揮以客觀為優先的功能.試圖平息兄弟吵架的時候,父母親會不經意地傾向於説這樣的話:「你是哥哥,應該要忍讓.」例如,想要拿哥哥的玩具的弟弟哭了,父母就要求哥哥要借出自己的玩具,因為這麼做很方便.可是,我們也可以說這麽做對哥哥不公平.即使平息了那一場爭吵,哥哥那一方卻會因此累積許多壓力,故兄弟之間的感情也很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然而,遇到這種情況,母親不妨試著說出心底的為難看看,「怎麼辦呢,那是哥哥很珍惜的東西,不知道弟弟能不能理解?」然後接著問:「哥哥你覺得呢?」這時哥哥可能提出不同的意見:「○○因為還不會說話溝通,要是我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玩就沒事了」、「我可以借他玩一下下啦」、「現在應該買玩具給○○了吧」.即使哥哥沒有回答,當媽媽的也可以改口說:「一下下就好,可不可以借給弟弟玩一會兒呢?媽媽會利用這個時間好好想想有什麼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如此一來,與哥哥一起變成不想借出玩具的共犯來暫時逃過一劫.愈是受到依賴,男孩子就愈莊重、有智慧且堅定. 本文出自黑川伊保子<兒子使用說明書:在你放棄和兒子溝通之前,請先看腦科學專家怎麼說>,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