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去一所偏鄉的學校演講.講座結束後,有個認真聽講的媽媽舉手發問.這位媽媽滔滔不絕得說她兒子讓她擔心的地方,像是作業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做、英文單字背好久都背不起來、念書不專心、愛打電動、約定晚上十點交手機,總是拖拖拉拉不肯交…等等. 因為媽媽聽起來很焦慮,我也洗耳恭聽.媽媽講了好多事情,但聽起來似乎都是小事,沒有更嚴重的狀況如打架、欺負同學、出言不遜、傷害自己或他人……等;而且這些不愛念書、愛打電動、拖拖拉拉的狀況,聽起來也很常見. 聽了五分鐘後,我忍不住打斷媽媽,我問她:「那孩子有什麼做得好的地方嗎?」媽媽愣了一下:「我好像想不太到耶……」停了幾秒後,媽媽又忍不住開始講上次要他背幾個單字,他背了半天背不起來,好像要了他的命似的,媽媽也很擔心他的未來該怎麼辦.聽到這裡,校長忍不住也打斷媽媽的話:「你知道你的兒子寫的文章刊在報紙上嗎?」這位媽媽搖頭,校長把報紙遞給媽媽.不要把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孩子的努力都希望被看見其實,不是所有的孩子寫的文章都有機會刊在報紙上.孩子的文章能刊在報紙上,代表這是他用心的作品,而且寫得還不錯,才有上報的機會呀!但我們往往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問題行為,於是,我們不斷地嘮叨,希望孩子可以改變,像是催促孩子「不要再打電動、趕快去唸書…等」;事實上,我們可能忽略了孩子也有好的行為,或把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 其實,孩子的努力都希望被看見.如果這位媽媽看見孩子的文章被刊登在報紙上,能真心的肯定孩子,孩子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肯定,孩子可能就更喜歡、也更願意寫文章,這就是改變的開始.他可能學業成績依然不好,但國文這一科,他的學習動機可能因此能增強一點點,或願意投稿下一篇文章呢!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當一個偵探,不是找碴;而是反過來,找到孩子每一個小小的好,然後努力「放大」孩子每一個小小的改變. 在肯定孩子的同時,也可以強化親子間的「情感連結」,像是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的文章刊登在報紙上,媽媽好以你為榮!」「爸爸看到你很努力準備考試,爸爸覺得很感動.」這樣說,不僅增強孩子好的行為,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你追我逃」-父母的高焦慮,可能反而引起孩子的反彈這是一位好用心的媽媽,但同時也是一位好焦慮的媽媽.但高焦慮,反而引起這個孩子的反彈.我很喜歡家族治療中「互補」(complementarity)的這個概念,乍看之下像是對立,但實際上相生相容. 有句話說得好,有一個越能幹的太太,就會有越懶惰的先生.伴侶或親子間也常常出現「你追我逃、貓抓老鼠」的戲碼,像是當媽媽盯孩子盯的越緊,孩子可能反而更抗拒念書.太太覺得先生做家事笨手笨腳,抱怨先生不做家事,太太做的越多,先生更是容易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當工作環境越緊繃,員工反而更想要找機會偷懶.當女朋友奪命連環扣,男朋友反而想要逃跑.當父母越反對孩子交男女朋友,孩子就更想要交.不知道你曾經有過別人越不希望你去做,你卻越想要做的時候嗎?我們往往希望孩子改變,但要求他人改變很難,改變只能從自己開始孩子的反彈,可能是因為媽媽的嘮叨而來;媽媽的嘮叨,使這個孩子更討厭讀書,導致了反效果.如果這位媽媽可以試著先安頓自己的身心,看見孩子小小的好,肯定孩子的認真寫的文章刊登在報紙上,同時也試著降低自己的焦慮,減少一些嘮叨.孩子可能就不會因為媽媽的嘮叨而這麼反彈,如此一來,改變就開始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當一個偵探,不是找碴;而是幫助孩子看見他每一個小小的好,「放大」每一個好,自然就不用再跟孩子「你追我逃」了!孩子不可能馬上變得自動自發、熱愛學習,但或許,他願意做更多這些小小的好的事情.本文由<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