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食力提供)採訪·撰文=李若威根據<食力>2021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發現,有85.4%的家長認同學校應該推廣食育,更有高達97.6%的一般民眾也有同樣想法.2019年「108課綱」上路,多在鼓勵學生多元探索、跨領域學習及核心素養的培養,增進學生知識活用與實踐的能力,看來,也許是食育進入校園良好的契機點.不過,雖然有8成5的家長認同校園推廣食育是重要的,但卻有5成的家長對於孩童在校園食育的成效感受普通、2成不滿意.也就是說,近7成的家長,對孩童在校園中的食育推動成效是無感的.究竟,問題出在哪?(圖片來源:食力提供)學校推食育有難度問題卡在「人」身上根據董氏基金會2017年調查,第一線的食育培訓人員(如教師、營養師等)認為在學校推動食育有難度有四大原因,分別校內大環境不佳、教師錯誤行為、專業度不夠及家長不配合,且有39.2%的人認為學校不重視食育、30.5%認為教師度參與度不高.台北市國中生家長會聯合會會長宋全娟提到,在大部分的升學學校中,成績往往被視為最重要的,相比之下跟升學無直接關聯的食育就不被重視.(圖片來源:食力提供)學校重視程度低教師想推也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在校園中還是有不少認為食育的重要、希望將食育推廣給孩子的教師、營養師等.但光有熱情仍有那份食育心是無法撐得下去長久,還是需要實質的資源協助才能長久.協助辦理食農教育推廣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主任王英倩就提到,有許多老師有熱情的想要積極的在校園中推動食育,但碰到學校不重視、不支持,老師們在校園中沒有場域、沒有資源、沒有經費能施行,造就了老師就算想推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各校特色不一對素養教育重視面向不同根據<食力>訪問多位食育老師後發現,除了教育部規定的課程外,每所學校期望學生的特色發展面向不盡相同.有些學校也許著重於閱讀教育、科學教育等,「食育」不一定在校園中被重視、或被認為是學校發展的特色.王英倩提到,每個學校的特色不盡相同,若硬是把食育列入正式課程中來規範教師執行,不但可能壓縮到其他課程,以法源來規定教師執行會讓食育像制式化教學,也許會扼殺到原本的教師推廣食農的熱情、創意與活力.食育不是死板的教育應靈活跨領域結合但也許食育不該只是學校特色發展,而可以是每個學生從小開始培養的內在能力.學科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學童能力的養成不應該單單如此而已.全教總食農教師黃文欣分享,在食育推廣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在會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所在.也許在學科能力表現不突出,但在食農教育的體驗、實作過程中,不但引發興趣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食育的面向、方法有很多種,從午餐中的飲食教育、實作體驗課程、烹飪課程、惜食教育等等,它不會只是單單一堂課、固定時間的學習.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副理事長王瀚陽提到,在教學負擔已經很大的現況下,家長仍會認為食育很重要,認為食育應該融入國文、數學、自然科等各式課程中,透過跨領域的結合,讓學童從單一到多元化的認識食育,也在不同課程中灑下食育在學童心中的種子.食育推動的實際執行路上也許滿路荊棘、障礙重重,但在食育推廣重要場域的校園中仍必須開始重視,且除了要有心還得更靈活,才能讓學童習得這生活素養、也不加重第一線負擔.延伸閱讀▶全台3分之2縣市校園營養師超負荷!教育文化榜單大洗牌台南市奪冠▶從每次的消費選擇關懷土地!花蓮連霸農業環境冠軍屏東宜蘭大躍進▶食育是素養教育也是文化傳承!不只在校學、更要終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