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中,我很喜歡家族治療這個學派,因為它提供了不一樣的觀點來看個案.我們不會只看個人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會去看整個系統(像是家庭)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個案變成這樣.家族治療指出了「系統」對於人的影響,很多時候,人的行為其實是個性和環境交互作用所造就出來的.我與青少年工作的這幾年,我發現很多時候,爸媽會氣急敗壞地對我說,都是孩子的偏差行為造成家裡多少困擾,像是常常接到導師電話讓他們疲於奔命,但實際上,我卻也看到了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和不斷幫孩子擦屁股的行為,讓孩子的問題行為持續發生.因此,我們會把家庭中最容易被批評責難的人稱做「代罪羔羊」,家庭的問題可能透過代罪羔羊而呈現出來,個案的問題可能反映的是家庭系統運作的症狀,而家庭往往認為都是那個人導致家裡變得烏煙瘴氣!像是我曾經有個個案八年級開始翹課、偷竊,和他談了一陣子之後才發現,他的父母從他七年級開始不斷的爭吵要離婚,孩子開始出現翹課、偷竊的行為,因為他發現當他一有狀況,爸媽就會轉而一起關心他,就沒有心力去談論離婚了.因此,如果我們只把焦點放在孩子翹課、偷竊的狀況去做處理,而沒有去探討家庭系統對他的影響的話,可能再怎麼努力處理都沒有很好的效果.家族治療中的「互補」-為什麼別人越追,我越想逃?其中,我很喜歡家族治療中「互補」(complementarity)的這個概念,乍看之下像是對立,但實際上相生相容.有句話說得好,有一個越能幹的太太,就會有越懶惰的先生.伴侶或親子間也常常出現「你追我逃」的戲碼,像是當媽媽盯孩子盯的越緊,孩子可能反而更抗拒念書.太太覺得先生做家事笨手笨腳,抱怨先生不做家事,太太做的越多,先生更是容易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當工作環境越緊繃,員工反而更想要找機會偷懶.當女朋友奪命連環扣,男朋友反而想要逃跑.當父母越反對孩子交男女朋友,孩子就更想要交.不知道你曾經有過別人越不希望你去做,你卻越想要做的時候嗎?我之前遇到一個孩子,原本和媽媽關係非常緊密,升上國中後的某一天開始,孩子突然覺得媽媽管太多,很想要為自己而活,因此,他開始對媽媽翻白眼、愛理不理或是頂嘴,或是把自己關在房間不想出來,媽媽驚訝又恐慌地跟我說「我覺得他看我的眼神都變了!」,媽媽開始擔心是住家風水不好、卡到陰、看鄰居學的⋯⋯等等,我也跟孩子談,孩子很表明地說「希望媽媽不要管我,我反而覺得最近很開心,因為我在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不用什麼都聽媽媽的!」媽媽的高焦慮反而讓孩子感到無形的壓力,導致孩子只想要逃,不想要理會媽媽,而孩子的反應卻讓媽媽更為焦慮,不斷打電話詢問輔導室可以怎麼幫忙孩子.因此,我跟媽媽說,如果她能先讓自己放鬆一點,暫時先不要管孩子幾天,或許孩子的行為開始會不一樣.「互補」就一定不好嗎?當然,「互補」不一定是壞事,像一個嚴謹、保守的女孩,可能會愛上浪漫、熱情又衝動的男孩,透過對方體驗自己不曾體驗的人生.有時候扮黑臉的爸爸糾正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犯錯以後,扮白臉的媽媽可以扮演撫慰者的角色,傾聽、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是被愛的.這樣的關係,讓父母雙方可以合作,而孩子也知道自己因為犯錯被責備,但也同時被好好惜惜了(台語).關鍵在如果「互補」是僵化、沒有彈性或不可調整的,就會產生問題.像是扮黑臉的爸爸完全沒有彈性,只是一味的責備孩子的錯誤;而爸爸的作法可能讓媽媽覺得爸爸太嚴格,更急於做個白臉來安慰孩子,因此,孩子的行為可能更無法改變,因為孩子知道,就算爸爸再兇,媽媽都會護著自己.因此,孩子的問題行為可能變得更加嚴重,夫妻關係也跟著惡化了!你有發現在生活中和他人的互補了嗎?這樣的互補是你喜歡的嗎?當我們能有多一些的彈性,讓互補的狀態不再是僵化、而是可以視情況調整的,這樣就更能相輔相成,和系統中他人的相處也能更愉快.本文由<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