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3D列印大幅度發展,從模具製造、服飾配件、航空航太業,甚至進軍醫療界,帶起一波新潮流!為了讓民眾更了解3D列印在醫療界的應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請到臺中榮民總醫院3D列印研究發展小組蘇國誌博士來為民眾做深入說明.加法原理,把理想的物件疊出來蘇國誌博士指出,3D列印又稱為快速原型或是積層製造,它是利用加法概念,一層層地把想要成型的物件製作出來.3D列印的流程可分為兩大步驟:第一步驟是「建立電腦模型」,若是規則的模型,可用CAD軟體直接繪製;若是不規則的人體外型或器官,則可利用掃瞄機來取得人體外表模型,或是仰賴醫學影像(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成像)來建立清楚的人體內部結構.第二步驟是「3D列印機列印」,目前市面上的3D列印機主要有七種列印技術,常見的四種:一為材料擠製成型技術,此與熱熔膠槍的原理相似,是透過堆疊固化成型;二是光聚合固化技術,利用雷射光照射液態樹脂使其固化;三是材料噴塗成型技術,先把液態可固化的材料噴出理想形狀,再加以固化;四是黏著劑噴塗成型技術,是將粉末與膠水層層交疊、黏著而成.3D列印技術,醫學上廣泛應用蘇博士說明,3D列印技術應用在醫學上的最大優點,是可客製化、自動化且材料多元.在醫學上也有多種用途,臨床上,常見術前規劃、術前模型製作或做為整形外科、牙科與骨科等的手術前參考模型應用;教學上,可製作解剖構造說明模型,例如氣切說明教具、肢體淋巴水腫等模型;研究上,可協助臨床醫師利用醫學影像的幾何外型作研究,或協助醫護人員對於臨床醫療器材設計有實體模型可以作設計參考.食藥署強調,為明確我國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範圍及法規,促進相關產業發展,衛生福利部在107年發佈「積層製造(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指引」,依據產品屬性分為列屬醫療器材與不以醫療器材管理兩類—常見列屬醫療器材有手術器械、手術導板、骨科、牙科、神經學科相關植入物與固定物;不以醫療器材管理的有手術模型、解剖構造模型等.此外,食藥署提醒,依照相關法規的規定,3D列印醫療器材需辦理查驗登記,獲得許可證後,始得製造或輸入,以維護民眾的健康及安全.本文由<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