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很少被罵,無論是在學校或家裡,甚至出社會進職場工作,也都很少被罵,頂多就是做錯事被唸幾句,如此而已.我知道我是幸運的,但唯一曾把我罵哭、罵到自我懷疑的人,就是我的前男友.在還沒認識老公之前,我曾經談過一場很失敗的戀愛.在韓國留學期間,認識了一位來自內蒙古的男孩.他豪邁不拘的個性,再加上帥氣的臉龐,很快地我就一頭熱地陷入愛河.然而,在戀愛期間,我漸漸發現他的性格偏激,脾氣急躁,動不動就愛抱怨發脾氣,看很多事情不順眼,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大在意別人的感受.起初,我以為是文化背景不同,想說可能是北方人個性豪邁,說起話來也比較口無遮攔.但久而久之,當我們兩個因為一些事情發生爭執時,他甚至會脫口說出:「你腦子有洞是不是?」、「你腦子進水了是不是?」、「你是不是有病啊?」…這類人身攻擊的謾罵話語.那時聽到這些話,我的內心極度不舒服,有種被羞辱的感受.怪我太傻太年輕,陷入愛河的女孩總是盲目的.現在想來當時明明早有預兆是不對的人,我卻一再忍讓退步.明明每次吵完架,聽到他又失控暴怒說出這些傷人的話語,在心裡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跟這男的分手.但只要他又道歉示好,我就又會心軟原諒.關係中一旦失去界限,就是給了別人「侵門踏戶」的機會,也是關係失衡的開始.即使是再親密的關係,如果沒有設立好自己的界限,就很難拿捏相處之間的分寸和距離,即使別人早已踰越界限也難以察覺,甚至還會壓抑自己內心的不舒服,進而合理化對方的行為.當時的我也是如此,不但沒重新拉起界限,反而還自我檢討起來,檢討自己是不是太玻璃心?是不是太不耐罵?是不是因為從小大到大很少被罵,所以被說幾句就這麼不舒服?是不是挫折容忍度太低?諷刺的是,最後這段遠距離戀情最終是以對方劈腿告吹.劈腿的人,還可以一樣繼續罵人,冠冕堂皇地說:「我會劈腿還不都是因為你不在我身邊!」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永遠都在指責別人.我曾經因為這樣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低潮,甚至開始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做得還不夠多,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現在想想,當時還真的是很荒謬可笑.但也感謝生命中遇到的這些逆境,任何逆境與挫折,都是最好的人生禮物.無論過去的戀情有多麼失敗,向後看是陰影,向前看是陽光.要不是被劈腿、被分手,以我吃苦耐勞的個性,很可能還會像王寶釧一樣苦守寒窯,繼續死守著這段看似不可能的遠距離戀愛,也就不可能遇見現在的老公,寫下後續的幸福故事.我之所以想起了這段不堪回首的故事,是因為某天露營時和朋友聊到關於「耐罵」這件事.她的主管也是屬於情緒控管不佳的人,時不時就會情緒失控破口大罵,而且都是羞辱式的罵法,導致下面員工一個一個離職,流動率超高.但這樣的主管卻沒有檢討自己,反過來指責現在的年輕人草莓族、不耐罵、挫折容忍度太低.耐罵不等於受挫力但耐罵不等於受挫力,沒有人活該被罵,自己脾氣不好愛亂罵人,就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要訓練別人的挫折容忍度,挫折容忍度並不是這樣鍛鍊而來的.尤其是人身攻擊式的謾罵,被罵的人若是一再地委屈退讓,增加的不會是受挫力,而是內心的創傷印記和後續用來療傷的時間.如果不是你的錯,但主管卻一再胡亂開罵,就要考慮是不是要換個工作環境.不只是職場,關係中也是如此.不必害怕離開錯的人,因為不適合的人到最後也終究會離開.就像梁靜茹<分手快樂>中歌詞所說的:「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必須先勇敢為自己設立界限,離開錯的人之後,才有機會和對的人相逢.物品需要斷捨離,人際關係也一樣需要斷捨離.很喜歡作者楊嘉玲在<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書中,所寫的一段話,在文章的最後也跟大家分享:「在關係中,「取」與「捨」是同一組出場元件,硬要拆開選購,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深刻地付出後,仍敢放手的人,才是真正心靈自由的人.當你敢大聲宣告:「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個足夠成熟且清楚自己要什麼的人.這樣的果斷與堅定,將使你成為關係的主人,而不是附屬品.」願我們都能成為,關係中的主人.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和你一樣都是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