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食力>編輯部為善用海域空間優化國土資源分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簡稱漁業署)將箱網養殖列為未來重點輔導產業,導入自動化設備結合資通訊科技ICT、智慧物聯網AIoT技術,建立箱網養殖智能化管理模式,帶動養殖產業鏈經濟價值.漁業署2020年起補助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投入智能化箱網養殖技術開發,藉由AIoT系統提高投餵效能,節省30%以上人力及時間成本,且國內自行研發「箱網設備預警系統」即時發出洗網及破網警示,降低漁民損害.智能化箱網運作示意圖.(圖片來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冉繁華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節省30%以上人力時間成本減少飼料耗損10%漁業署說明,研究團隊開發之「水質監測浮標系統」可遠端監測箱網狀態,節省租船出海查看箱網情況的人力與租金,搭配「智能化投餌機」替代傳統人力投餵,藉由AIoT系統依據海上環境狀況及魚隻攝食情形調整當次投餌量,可提高投餵效能,節省30%以上人力及時間成本,且減少飼料損耗成本達10%以上;另「箱網設備預警系統」可偵測網袋上生物附著,計算網目受力,即時發出洗網及破網警示,可避免破網造成魚貨損失.自主式「水質監測浮標系統」已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圖片來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冉繁華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破網偵測與辨識,可偵測網子狀況.(圖片提供: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冉繁華特聘教授研究團隊)監控魚群生長分析最佳養殖策略研究團隊亦針對養殖魚種之管理開發「魚群監控分析系統」,可估算魚群中魚隻數量與分析魚群群聚行為,數量準確率達77.6%,另開發「雲端化多模式之人工智慧感測分析」平台,透由AI輔助進行各項生產過程之精準管理,整合聲納、水下影像系統記錄,可有效監控魚群生長狀況,分析最佳化養殖策略.透過「魚群監控分析系統」,有效監控魚群生長狀況.(圖片來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冉繁華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企業化經營模式期望將產量3000噸提升至1萬5000噸!漁業署表示,我國箱網養殖產業年產量約3000公噸,產值約為10億元,產地以澎湖及屏東為主,主要養殖石斑、海鱺及黃鱲鰺等高經濟魚種.藉由研究團隊輔導示範業者導入箱網養殖技術,透由AI輔助進行各項生產過程之精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強化產業體質,穩健產能以朝企業化經營模式成長,日後期望推廣其他業者,由現行產量3000噸逐漸提升至1萬5000噸,帶動養殖產業鏈經濟價值.另為避免與陸上魚塭產品產生競合關係,輔導生產符合國際市場需求之產品(品項、規格、低成本、取得國際認驗證標章),讓海上箱網養殖與陸上魚塭養殖之水產品互補共榮.漁業署最後強調,箱網養殖產業建置養殖生產雲端資訊數據庫,可監控箱網水域環境、辨識魚隻、遠程控制精準投餵及網具狀態,以多元載具,串接監控設備,可隨時隨地追蹤環境狀況與建立養殖決策管理,精準預估產能利於業者進行後續銷售排程,除讓漁民更方便做日常管理紀錄,進行最佳化養殖策略,提高業者生產效率與經營獲利能力;並可做為未來養殖經驗傳承的利基,帶動養殖產業朝向科技化發展之模式,以擴增產能提升養殖產業經濟價值.審稿編輯:林玉婷延伸閱讀▶水試所成功研發耐寒配方飼料!吳郭魚不怕寒流翻肚存活率提高2倍以上▶減少牛、羊放屁的甲烷排放!水試所開發減碳海藻「海門冬」人工養殖技術▶台灣養殖漁業大王集中在西部!台南虱目魚、蝦、文蛤養殖量全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