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人間觀察昨天帶著孩子到帶外用餐,隔壁桌的對話吸引了我的注意(心理師真的很愛人間觀察).那是一個年輕的爸爸抱著大約一歲多的孩子,連同其他家人一起走進餐廳,到了座位時,爸爸問著懷中的孩子:「跟爸爸坐好不好?」稚齡的孩子搖搖頭,指著旁邊的一位像是祖母的人說:「跟阿嬤坐.」看起來,孩子想跟祖母坐在一起.爸爸不死心,又再問了一次:「不要啦,跟爸爸坐啦!」孩子繼續搖搖頭,說:「跟阿嬤坐.」接著,我聽見這位爸爸抬高音量說:「好啊!都不要跟我坐!那你以後就不要找我玩喔!」孩子的表情,看起來似懂非懂,但沒放棄找阿嬤的動作.這位爸爸又更大聲的說:「那你就以後都不要找我玩喔!」就這麼來回了幾次,孩子還是想找阿嬤.而爸爸放棄了,把孩子交給一旁的祖母,各自在桌子的兩側坐下. 這個對話,引發我好深的感觸.為何我們的文化裡,許多人總習慣用這樣不一致的對話方式?像是帶有條件式的互動與威脅,而且特別容易發生在不平等的關係裡.「你不如何,我就不如何...」「你不按照我想要的,我就會對你如何...」若是在平等關係裡、一般的互動裡,我們都能夠清楚辨識這樣的語言表達,知道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不會因為他人的喜怒哀樂而改變,也知道自己不因條件而受到不同對待方式.但在正在建立依附關係,需要感受到愛與接納的孩子心中,在這樣的親子對話一再發生時,我總會格外擔心:對孩子來說,他到底收到的是什麼樣的訊息?我的被愛是有條件的?我得好好依照大人的喜好,才能好好被照顧?更令我難受的,其實是這位爸爸和他身旁的人似乎也沒有意識到這樣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可能會造成的困境. 我知道,做父母的沒有人會想刻意傷害孩子,多數的我們都帶著無意識的互動慣性在養育子女,更有可能,這位爸爸也是這樣成長的.自然,沒有覺得這樣的互動方式並不是恰當的.沒有意識下的慣性互動,是最省力的方式,卻也可能是讓有毒關係一再發生的原因.我們都在慢性相互傷害裡長大,卻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危險.這位爸爸到底想對孩子表達什麼?或許他真正想說的是:「孩子,我好愛你,今天的晚餐好想跟你一起坐.」或者「孩子,爸爸也想跟阿嬤一樣照顧你,你能相信我嗎?」但他沒有機會為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或許我們的文化裡,從沒有機會好好教育每個人「如何真實且一致」的說話,因為我們的文化裡對於表達自己的需要與真實渴望,會視為是一種脆弱的表現.一旦說出自己想要,就有被人知道自己弱點,就像是清代的皇帝,對自己愛吃的食物不能吃超過三口,一被發現喜好,就會有被下毒的可能,所以表達自己的渴望是危險的. 而這樣的文化習慣,真的好容易讓我們不被鼓勵真實表達,進而在關係裡永遠需要暗示潛規則,讓人旁敲側擊,永遠期待他人當自己肚子裡的蛔蟲,否則就覺得自己是沒有被愛. 好希望,我們周遭的每個人都能夠慢慢練習,話要清楚地說,好好地說.不用拐彎抹角,不用揣測忖度,也不用害怕說出實話會有被看穿的危機.讓人與人的距離,能有更多的真實,更少的猜測和傷害.於是,人與人之間再也不用威脅彼此,也不用再陷入關係裡的勒索.關係已經夠難的了,好好說話,真的會讓生命容易一點,至少能讓正在成長的孩子,好好明白自己是真正被愛的!父母愛他,不用任何條件.不用察言觀色,不用揣摩上意,不用擔心,自己錯話了的時候,被拋棄怎麼辦……身為大人,好好說話,就是我們教會孩子懂得「愛自己」的第一步.#教養是合作 本文由<海蒂的療癒3次方Heidi&39;sTherapy³_﹝能不能好好說話?﹞>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