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再尋求他人認同的生命.有時候人們做了一堆事,彷彿只是為了博取他人注意,彼此只是程度差異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貶義說某人「很歇斯底里」,不過是想指責「他在演」、「博眼球」、「搶版面」.歇斯底里的本意,無非就是一種想吸引他人注意與認同的傾向.事實上,若自我夠誠實,人們會發現自己在生活裡也常常「做得太多」,不論是為了刷新自己的存在感而提高音量、不經意地在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見聞或成就、一再挑起八卦話題來串場,甚至是故意不跟別人打招呼或過度禮貌,太過刻意把自己的寶寶照分享給社群看等等,也是其中之列.問題是,人為何要一再的渴求注意與認同呢?渴求注意與認同,是源於小嬰兒通過觀察周圍的他人,觀察到大人們或多或少會因為他的一些表現而注視他、給予回應;換言之,小嬰兒是由於發現到「他們」正在觀察「自己」,後來才把注意力轉向自己,漸漸達成自我觀察:「主格我(I)觀察受格我(me)」.小嬰兒開始思考大人們的動作與反應:他們喜不喜歡我?是高興或生氣?我是不是他們帶著笑容的眼神中的好小孩?⋯⋯「觀察」從此跟「評價」的感覺相連──「主格我評價受格我」──事情亦從此被賦予價值而二元化.這些「評價」最初從父母親的眼神中表達出來,後來被小嬰兒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所以:我們從襁褓時期就學會做盡各種展演,以誘惑他人的目光,力圖征服別人,得到他對自己的愛.圖片│來源進一步而言,所有「做得太多」背後,其實是我們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人們總是太過努力去維持這個想像中的自我形象,想像中別人會喜歡、會正面評值的自戀形象.但在心理諮商的工作裡,我真的發現這個「形象」往往只是人們單方面的構想.我們以為擁有的價值,其實建基於「以為」別人也認同這樣的價值,而一旦今天再得不到注意與認同,這種感覺就潛意識地連結回小時候(1)觀察父母時,認為他們不喜歡自己的目光,或(2)從小自我評價而不滿足於所得到的注意;從而對「自我認同」產生焦慮起來!又或者,總是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如是者,不滿的人們就會做更多展演,在最壞的情況下以會欺瞞與控制等,來試圖得到注意與認同.每個「做得太多」的展演背後,其實都有著「自我評價」的苦與痛.人們很少意識到(尤其對於相對外向性格的人),自己平日的許多行為舉止背後,其實有著種種自我評價(我[在別人眼中]是好或壞、被喜歡或是被討厭?).焦慮,所以才無法靜心,才忙於展演.請讓成熟的自己好好把目光與認同,留給心裡頭不安的孩童自己.如果有需要,我深信心理諮商會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及改變自我的旅程.※此文部份摘取或改編自筆者發表於﹝女人迷﹞文章〈家的心理學:為什麼總是渴望別人認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