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週,孩子的心情極度起伏不定,三天一小爆、五天一大哭,讓他不開心的原因是學校.「為什麼學校要寫那麼多作業才能學?不寫就不能學嗎?」「為什麼答案一定是這樣?為什麼一定要跟別人一樣?」「為什麼政府規定小孩要上學,卻又把學校弄得那麼痛苦?這樣不是在虐待兒童嗎?!」兒子原先好奇心滿滿,靠著網路與大量閱讀吸收多樣知識,無論是複雜的科學理論或通俗大眾的網路知識皆無所不包,也經常思考許多沒有答案的哲學問題,情緒甚至會因此極端起伏不定,或許是所謂「想太多」的孩子吧,但我很喜歡,這就是他原本的樣子.然而隨著學校課業繁重,以及導師給出了作業、文章及考試的標準框架之後,孩子鮮少閱讀了:「反正學校只要標準答案,不要我奇奇怪怪的想法,那我學那麼多要做什麼?」 面對兒子的疑惑,我經歷了內心無數的自我對話.孩子應該要保有自己的想法,拒絕框架而勇於思考,我拒絕養育一個未來沒有主見的大人.但是面對公立學校環境如此,我們該如何自處呢?我擔心孩子會在學校裡被壓抑限縮了求知慾、以及對於世事萬物抱持質疑的態度.三十年前我的疑惑,三十年後為何依舊?!如果說公立學校刻板的教育制度底下企圖將每個孩子教導為方方正正的樣子,那麼不同教育體系的孩子會成長為不同的形狀嗎?於是我走訪了幾間實驗機構,也去瞭解了共學團(孩子具高度社交興趣,因此沒有考慮自學方案).我想知道,除了公立學校,我們可以有哪些選擇.蒙特梭利、華德福、人本、科技、雙語學校、…,我看著一間間教育機構的成立理念、教育走向、五花八門的課程特色與學習內容,看來的確比公立學校的教育內容來得多變有彈性,寓教於樂的課程學習也讓人深深思考原來教育可以如此多元豐富.「但是,無論他們強調藝術、體育、還是科技、語言,那跟公立學校強調課本知識學習不也一樣嗎?只是學的東西不同,都有學校自己想給的東西,一個班十幾二十個學生,也會有老師,也要有班級規範才能管理,也會有「怎麼樣比較好」的一種價值觀;也許這裡覺得很好的,那裡覺得糟透了.也許這個學校覺得大家都安靜坐著上課很好,喜歡講話的小孩覺得很討厭;另外一個學校卻希望大家表示意見,不要孩子安靜坐著,於是不喜歡表達意見的孩子覺得很討厭.可能公立學校覺得考得好的學生很好,實驗小學覺得做木工或體育很好的學生很好;一個把孩子教成方形,一個把孩子教成圓形或三角形,就是這樣而已.」當然孩子不是這麼清楚地闡述了這個觀點,但在我們分享了關於實驗學校的想法、東拼西湊了他紛亂思緒後的結論是如此.孩子的回答讓我很震驚,也打開了我的視野.原來我們一直以來想跳脫傳統教育的窠臼,想尋求一個不同的學習環境,但仍然因為是群體生活,而一定會形成某種群體共識,並期待當中的個人可以依循這樣的規範.那麼,是不是就沒有哪個規範比較對、哪個制度比較好呢?「反正無論去哪裡都是要學習調適的,對吧?!只要你說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可以決定要不要接受標準答案,就算因為不一樣被扣分也無所謂,那就沒有關係了,畢竟你說分數和評價只代表我跟老師的標準有多像而已.我會想再試試看.頂多我真的太不一樣,再去看看有沒有其他跟我更像一點的地方,但總要試過才知道!」兒子笑笑,他自己找到了答案.原來無論教育環境是什麼,能夠讓孩子安心成長為他自己本來樣子的土壤就在家庭裡!如果孩子的天生特質和家庭環境交織下成為了一個星星形狀,不希望孩子直接被教育環境捏成方形或圓形,不希望孩子完全接收群體生活之下的規則而沒有自己的思考;那麼,家庭就必須隨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看顧,讓孩子可以學習適應環境並保有自己的彈性韌性.無論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如何,無論學校的環境是圓是方,如果有一個家可以支持他,無論表現好壞都愛他,那麼他就可以安心長成自己的星星形狀!本文由<周彥君臨床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