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有年輕女性願意結婚、生小孩,都該要給予高度的肯定和掌聲. 台灣的離婚率在110年首度有下降的趨勢,但五年內離婚的卻有35%,三對就有一對,因為婚姻真的太難了.結婚後的前五年是關鍵,考驗二個人究竟能否願意彼此支持包容,對於未來經營家庭的共識是否一致.過去老一輩的婦女,沒有網路可以看,不知道別人的日子過的怎樣,無從比較下就是認命的挨著日子,現在可不同,有律師的文章、有過來人的文章、有過的好過的不好的文章,資訊很多,在「愛自己」的風潮下,願意為家庭、小孩犧牲的婦女也就越來越少了.是犧牲嗎?是,是犧牲,走入家庭的二個人都在犧牲.如果父母二人的價值觀相近、情緒性格穩定、經濟狀況足夠、身體很健康,那麼幾乎就是完美家庭了,這四項只要有一項失衡,家庭和樂只是假象,如果二、三項失衡,更會是災難一場.我最近的體會是,當二個人身心疲累的時候,「不說比說還難」. 雙方意見的表達,需要精準、合適性,更要先照顧對方的情緒再論述事實,否則日常的溝通就會淪於爭辨或抱怨,而有些話不說比說還難,由其是自己覺得受了委屈、不被重視、沒被感激.對於事件的對錯,往往最後是對錯以外的答案.職業婦女白天應付工作、職場上的人事物沒有比家庭關係輕鬆,回到家處理伴侶(有的再加上婆婆)和孩子與家事,身心面對的挑戰,無限輪迴,如果性格又是追求完美的人,就更是糾結難過日子.「看開一點」、「放過自己」可能是最常聽見的一句話,但也確實,只是越這樣說越看不開.對另一半越是要爭個你上我下,關係就會失衡了.職業婦女的糾結,往往也在於自己的身心沒有被好好對待,只出不進,自己就會先失去信心,失去信心也就容易放大自己被對待的一舉一動. 我在說我自己.上個月想要自己回雲林休養一週,先生說我自私,因為沒有跟他先討論,就自己決定回鄉休養,現在想想也對…我放大自己生病的狀況,覺得家人、同事都要先考量我的身體才對,我自覺有過勞的狀況,所以臨時跟公司請假一周,允許後再回家討論,但先生認為家庭第一,要先跟家人討論,而我總是以工作第一,家庭第二,身體第三. 「自己的傷害是自己造成的.」這也是我的領悟,對工作盡心盡力,但家庭分配到的精力就有限,收入要有人支撐,先生也有盡力,婆婆更是出錢出力,兩性平權下,男女能力有所不同,彼此尊重、協調好就是了,我和先生對家庭的共識是「孩子的生活教育第一」,但我貪圖工作表現、還要參與孩子們的成長,所以經常是用休息換陪伴,自己就搞到身心俱疲.我想在工作上有成就感,另一個角度看,也可能是其他角色做的不夠,確實需要智慧好好平衡生活與工作了. 我可以怎麼做呢?除了溝通跟討論沒有別的辦法,繼續跟先生、跟孩子、跟婆婆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能夠暫停工作,回到鄉下放鬆身心一個禮拜,也是跟先生、婆婆、孩子們的討論下成行了.在雲林陪我媽過日子,每天走路運動、料理煮食、靜坐泡茶、午休看書、好好睡覺等,把六識重新調整,眼-少用手機和電腦,耳-聽正向的podcast節目、感受鄉下的雞啼鳥叫,鼻-早起呼吸新鮮空氣,舌-吃天然食物,身-每天活動身體,意-靜坐看書,增進思維想法,五天下來,活力和精神都好很多!(我家阿母的米粉湯,超好吃der~) 職業婦女的「全日空」(拿掉工作和家庭)休息安排,要自己察覺,適時溝通調整,人生的順序是身體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至於收入怎麼辦,相信有健康正向的身心,積極努力的行動,收入不會是問題,我也繼續實現「需要錢,就有錢」的金錢觀,不要過度擔憂金錢與物質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