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幼兒如果出現腹脹、腹痛、便祕難解,千萬不要拖延輕忽,錯過黃金治療期!1名4歲小玲平時活潑好動,晚飯後開始肚臍周圍疼痛,躺在床上不想動,經過了幾個小時仍舊捧腹喊疼睡不著覺,大半夜媽媽只好帶著小玲前來急診就醫,經仔細問診以及檢查後,判斷是便祕併糞便崁塞造成腹痛,便以灌腸劑幫小玲清腸,十分鐘後小玲解了許多宿便後便蹦蹦跳跳開心地離開醫院.另外1名7歲阿翰身材瘦小,這兩年來常常抱怨腹部脹痛,排便不通暢,一週解不到一次大便,家長常自行使用甘油球,因此前來門診,就診時發現阿翰有生長遲緩情形,身高體重都在五個百分位以下,安排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巨結腸症,經小兒外科醫師手術後,症狀才得以改善.還有1名5歲小志最近半年飽受大便困難之苦,也因泌尿道感染兩次,這次因大便後大量出血就醫,理學檢查發現肛門裂傷嚴重,也發現尾椎處皮膚有一長毛的凹陷,安排影像學檢查後發現小志是患有一種先天性脊柱發育異常的疾病,因此出現漸進性的大小便功能失常.兒童腹痛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便祕引發急性腹痛衛福部新營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張經旼說明,在兒科急診,常常遇到腹痛的病童前來就醫,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便祕引發急性腹痛;在兒童腸胃科門診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小朋友因便祕前來就醫.有些家長以為便祕只要不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不影響到生活作息就不去理會它,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便祕除了會導致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此外也可能因大便太粗硬導致肛門裂傷,造成出血,此時反而讓家長緊張不安,也因為肛裂導致小孩因解便疼痛而不敢排便,如此惡性循環,便祕會更加嚴重.兒童便祕常見於三個時期家長常有疑問,不同體質的小朋友排便習慣本就不同,怎樣才算是便祕呢?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一個月內有以下兩種症狀出現:「解便會痛、糞便太硬、過粗、用力排便還是排不出來、排便次數一週小於兩次」,如此可以說是便秘.兒童便祕常見於三個時期:(1)6個月至2歲,因開始吃副食品,纖維量攝取過少,造成嬰幼兒的便祕.(2)剛訓練上廁所習慣還不能適應時.(3)求學階段,因不敢在學校上大號或排便習慣不佳導致.功能性便祕的治療原則一開始會使用軟便藥物,甚至灌腸幫助孩子先排掉宿便,以及處理肛門裂傷導致不敢解便的問題,排掉宿便後,著重在訓練排便習慣,目的是恢復直腸肛門的正常生理機能,藥物才有機會調降到完全停藥,這段時間需要不斷地給予小孩和家長心理建設,以及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衛教.之後長時間的追蹤也是必須的,這有賴於家長、孩子和醫師之間的合作.張醫師提醒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多數的兒童是屬於功能性便祕,但仍有一定的比例屬於病理性的便祕(例如:肛門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高血鈣、脊柱畸型、巨結腸症…等).當孩子常有腹部脹痛、生長遲緩、體重偏輕、神經學反射異常、對軟便藥物無適當反應時,建議至醫院做更進一步的評估及檢查,醫師視個別狀況需要可能安排抽血、脊椎影像學檢查、下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直腸肛門壓力檢查,甚至直腸切片檢查…等,如此才有機會找出病因並解決症狀.本文由<華人健康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敏感帶圖鑑大公開!女生「全身都具開發潛力」,1招刺激最舒服被蟲咬,網購止癢貼布止癢?俏媽咪竟讓女娃臉頰冒膿疱兒童腦炎不是只有高燒、抽筋…兒科醫:別忘觀察囟門,這7點前兆不可輕忽!兒童染疫併發急性腦炎死亡風險高?打B型腦膜炎疫苗能預防?8大Q&A一次搞懂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是真的嗎?醫:懷孕蛀牙增加,荷爾蒙是元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