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誇不得,早上才說他表現很好,下午就不好了.你壞壞呀!」我從保母手中接過孩子,邊聽著保母說這些話.我只是笑笑,因為我知道,那是她們那個年代的觀念.但我心裡並不認同.我在諮商室中,看過太多的孩子,甚至成人,對自己非常沒自信,不斷批評否定自己,覺得別人都很優秀,但自己好爛好沒價值.因為,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從沒被稱讚,大人只會看到孩子做不好的地方,給予指責.於是,孩子長大後,發展出一個內在父母,也不斷拿放大鏡,檢視自己做不好的地方.可是,卻難以看到自己表現好、值得被肯定的地方.甚至,孩子用羞辱、否定、貶低自己的方式,逼自己成長,最後卻發現,自己的自信,被這樣的方式消磨殆盡.試想,如果我們成長過程,表現好的時候不會被誇獎、看見,但表現不好的時候,卻不斷被指責,孩子長大後,有可能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即便可能失敗,也有勇氣去嘗試嗎?孩子求認同、孩子畫地自限,影響了一生職涯的發展.但,這也不是要家長們,無止盡的稱讚孩子,這樣的稱讚,只會讓孩子覺得虛偽與不實,孩子並無法長出力量.在指責與讚美中還有第三條路,叫鼓勵鼓勵,就是看見孩子過程中的努力,無論結果是成功或失敗.例如,孩子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在讀書,但卻考不好.指責你是笨蛋嗎?到底有沒有認真讀書啊?還是只是坐書桌前發呆打混?你不准用手機了!讚美你好棒!願意讀書!有讀就好了啦,結果怎樣不重要!鼓勵我看見你為了讀書,自願犧牲玩樂休息的時間,這真的很不容易.但結果卻不如預期,你還好嗎?會不會很挫折?你是怎麼做到,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讀書的?鼓勵,是真實看見孩子狀態,看見孩子過程中的努力跟心意,同時也承接孩子的挫折(或其他正面/負面情緒).當孩子被鼓勵了,孩子也比較能看見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只看見自己的失敗,孩子會願意給自己機會再去挑戰跟嘗試不是被羞愧感打敗,最後自我放棄.本文由<陳雪如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無論幾歲的人,內在都有著受傷的孩子,以及被愛的渴望父母不是神燈!適度拒絕孩子不合理需求成為溫和又堅定的父母為什麼孩子對微不足道的小事記恨這麼久?心理師解惑:侵蝕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