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獨居、需要坐輪椅的女士,她有著嚴重的憂鬱傾向,她的一位親友希望艾瑞克森醫師能去治療她.女士大概是因為坐輪椅的原故,每次上教會都會晚到及早退,免得自己的進出造成其他人的不便,但無形中也造成教區的鄰居們都不太認識她.艾瑞克森在家訪的時候,注意到女士在花園裡種植了許多在當地氣候條件下不好照料的非洲紫羅蘭.這時候他並沒有針對憂鬱作處置,卻是跟女士說:「妳要為教區做貢獻,每次到教會時要仔細觀察身邊的每個人,不管他們經歷的是喪事或喜慶,都向他們送上妳種植的非洲紫羅蘭來表達關心.」此後,女士逐漸開始跟教區的人們建立關係,生活不再孤單.藉由注意力的轉移,她忙於種花,根本無暇憂鬱.多年後當她去世時,該地區小報的標題寫道:「非洲紫羅蘭皇后過世,一千多人為她送葬」.這個「非洲紫羅蘭皇后」的故事來自催眠治療師艾瑞克森(M.Erickson),它說明了催眠的控制其實是假的.暗示、相信建議、注意力的管理或轉移,才是日常生活中讓人改變的關鍵.同樣,有一位病患因社交恐懼而求助,他無法參加聚會,認為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在說他的壞話.艾瑞克森要病患跟自己說:「我他媽的一點也不在乎!」後來,這位病患在聚會中感到不安時,就在心裡反覆的跟自己說「我他媽的一點也不在乎!」這句話,藉此暗示與練習,他便能夠待在人多的場合,逐漸跟別人說話與自然的相處.由上述兩個故事中,我們可整理出兩個重點:(一)有時候長輩、朋友、治療師給的只是一個威權或直接的暗示,但不信者恆不信,注意力便無法被轉移;相反,願意相信和嘗試的人,不知不覺間因為注意力轉移,便走上改變方向.(二)每當我們面對一個困擾時,我們可以藉由改變注意力的向度,而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就是從「問題框」的向度轉向了「結果框」.「問題框」聚焦在「出了什麼問題」:我為什麼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給我帶來什麼困擾?它持續多久了?在何時最嚴重?「結果框」則聚焦在「目標與渴求狀態」:我要什麼?我希望有什麼改善?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我得到我想要的?我現在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得到我想要的?人們常常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做負向催眠,不斷把注意力投放到「問題框」,比如跟自己說:「我沒有語言天份!一定學不好外語,跟外國人聊天便完蛋了!」這些負向的信念,不只卡住嘗試與改變,更因為未做出改變,從而招來預期中的負向結局.所以說若真的有甚麼催眠,其實都是一種自我催眠.為此,我們其實都需要一點正向的自我催眠.我不是做催眠的心理師,但我也會說人們需要一些「對自我作精神喊話」或「自我鼓勵與打氣」,才能適時克服一些心理或實質的困難,換來正向的感受.願意相信,才被賦能作出改變的嘗試,又因為作出了改變,相信的事物才會降臨. ※此文部份摘取或改編自筆者發表於﹝宏濟醫院﹞文章〈淺談催眠(上):相信與改變注意力,便真的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