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憂鬱心理很重要的產後憂鬱,「是情緒糟而不是你很糟」,婦女憂鬱和心理健康真的是一個很重要,尤其不僅是媽媽,爸爸也可能產後憂鬱,大家都需要關心、認識這重要課題.產後情緒低落或許靠追劇或是和閨蜜聊聊天可以稍微緩解,可是產後憂鬱症真的強烈建議找身心科醫師的幫助,和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真的不要害怕藥物或是害怕外人的想法而藏起來不敢尋求幫忙,醫生們真的希望能撐住掉落下來的人你們不孤單.這期的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通訊,由精神科醫師針對婦女憂鬱和心理健康所撰寫,六篇文章中有五篇特別聚焦在產後憂鬱的原因、因應方式以及自我評估做介紹,更甚是男性也要面對產後憂鬱,每一篇都很值得細細閱讀.https://bit.ly/2S4M7SA✍產後低潮(babyblues):產後荷爾蒙的劇烈變化、生產壓力和覺察到轉為母職後責任增加的壓迫感,會讓婦女的情緒起伏很大,甚至變得憂鬱、無快樂感或容易莫名哭泣,高達30-75%的產婦在生產後3到5天內會出現這些情緒症狀✍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depression):若產後低潮的這些症狀持續2週以上,就需要考量達到「產後憂鬱」的可能性了,而約有10-15%的產婦會罹患產後憂鬱症✍愛丁堡產後憂鬱症量表(https://bit.ly/3mVyW4H)是很簡單的自我評估表,不管是自己查覺到或是察覺到伴侶有異狀,尋求協助真的很重要(1925關懷專線;孕產婦關懷專線0800-870-870) 不過以兒科醫師和自身育兒經驗,加上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及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種子講師角度,還是想幫「母乳哺育」正名一下,「我們推廣母乳哺育,但更想挺所有的育兒家庭」.很多時候甚至偶爾新聞沒話題也會翻出來鞭一鞭就是把母乳哺育和產後憂鬱相關性連結在一起,其實讓人憂鬱的並不是餵母奶本身這件事,而是外在環境的壓力和資訊的複雜讓媽媽們無所適從,身心俱疲.例如:被逼迫著為了奶量灌一大堆自己不愛喝的發奶聖品結果其實奶量豐沛夠孩子喝的;或是不小心吃到韭菜還是人參的食物痛哭流涕,大罵買回來的先生;還是聽說多親餵才有奶,但孩子不吸就壓頭,結果寶寶哭媽媽也哭,然後旁人再來踹一腳(阿~你就是乳頭短小孩才不吸,阿~你就是奶不夠所以小孩才哭,阿~你才擠80,寶寶都喝到120了);或是那不親餵那就多擠吧!段數開最高或是咬牙用力搓下去搞得胸部黑一塊紫一塊傷痕累累(好吧!我自首以上我都經歷過).這些其實都不是母乳哺育的必經過程,真正的母乳哺育就是一件很自然很Nature,媽媽寶寶都開心的事情,如果不是或許你就需要專業的泌乳指導調整,這也是一路以來,我們這群推廣母乳哺育的傻子們,想要傳達的,推廣母乳絕對不是要逼瘋媽媽,但我們有必要傳達正確的資訊給你們(https://bit.ly/3kPW2I8) 餵不餵母奶不該成為綁架媽媽的枷鎖,而一堆產後沒有科學根據的繁文縟節更不該假為你好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盡量躺著都不要動不然以後會腰痛?不能哭不然以後眼睛會瞎掉? 不能洗頭不然以後會頭痛?不能喝水不然以後肚子消不掉?不能吹冷氣不然以後會得頭風?之類族繁不及備載,這能不憂鬱嗎?題外話,醫學上除了孕期和產後不菸(不只是媽媽,周遭的三手菸也會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健康)、不酒(甚至產後少量飲酒仍在容許範圍內),真沒那麼多不能做的事,生產不是生病,哪來那麼多禁忌,哺乳不是關禁閉,哪來那麼多規矩.新手父母壓力真的都很大,旁人左一言右一語,網路龐大的資訊海都容易讓人深陷其中載浮載沉.其實沒有人先天就會當父母,產前功課打底,產後實作調整,少一點指責性語言,多一點同理肯定(我知道妳會害怕,但人都會犯錯,我們可以一起面對)多一點彈性空間,父母穩定才有餘裕穩定孩子.沒有最好,只有適合的育兒方式;沒有犧牲,只有育兒生活一同成長. 是情綃不是你很糟產品後一年內都可能出現產後憂鬱爸爸也可能會有產後憂鬱憂鬱情緒像感冒,不用藏請找專業協力育兒哺乳之路我們挺妳一起走(HTTPS://BIT.LY/3KPW2I8)更多的消息追尋我的粉專:魚丸醫生的媽媽經我的IG:dr.fishball(魚丸醫生的媽媽經)本文由<魚丸醫生>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展閱讀:淺談胎儿期運動與產後後期修護安撫嬰兒的5S安撫法媽媽輕鬆吶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