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滑著社群媒體上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孩子嬉鬧、玩樂的畫面,在還是單身的時候,真的會覺得:「哇!好幸福喔!」、「小孩真的很可愛耶!」但事實上照片沒有聲音,而且這些片段跟實際上和小孩子長時間相處的感受是天壤之別.孩子誕生的哭聲很讓人開心,但隨之而來就是現實進入產房,在努力催生之下,寶寶終於誕生,那一刻聽到的哭聲讓人無比感動,當下會覺得很美好、很宏亮,知道孩子很健康,但緊接著進入忙碌的育兒生活,不斷地餵奶循環、把屎把尿、洗澡、哄睡,而且孩子肚子餓就哭、想要睡就哭、剛睡醒也哭、想要陪還是哭,不時都在哭. 很多媽媽的產後憂鬱都是在生完孩子後,這時開始要面對一位不會講話的孩子,孩子只會用哭表達需求,然而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如何面對身邊有一個人不停的跟你哭,而且還是必須解決問題的哭,無論這些問題有多不可思議,都要去試著同理孩子的心情,因此,讓人很有壓力,並且慢慢會被制約,當孩子有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會進入作戰狀態,想要立即去面對、解決. 幼兒期的哭又是另一個挑戰進入幼兒期後,這時的哭又是另一個挑戰,幼兒有很多想說的話和意見,也許有些能好好用言語表達,但如果還不太能完整表述就可能會靠哭鬧解決,又或是一不小心被踩到地雷就會哭. 比如現在2歲多的小喵,她常哭鬧的原因就是很多事情想要自己做,如果強制改變她又剛好踩到她的點,她就會崩潰,然而這個崩潰界線很難偵測,不小心踏到時就會看到她生氣、哭鬧非常久,而且也很難介入,只能等她宣洩到有點累時才有機會介入看看,但並不代表能馬上止住哭泣,她有時候還會說:「我還要生氣.」就只能等她發洩完畢才能慢慢開導. 另外也有遇過小喵怎麼講都講不聽且哭鬧非常久的時候,過年時我們全家出去玩,小喵在飯店的兒童遊戲室玩得很開心,要離開前也有講好要走了,然而在準備要走的那一刻,小喵不曉得哪個點被卡到,不管怎麼勸導都沒有用,我們搬出的台詞包括:「遊戲室要關門了.」、「姊姊要打掃了.」(這也的確是事實,遊戲室已經要打烊了)講了幾十次都沒有用,小喵根本聽不進去,從頭到尾都一直跳針說:「我要留在遊戲室、我要留在遊戲室……」最後竟演變成在地上打滾拖地!允許孩子哭嗎?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是媽媽最大的修煉▲別看小喵平時活潑可愛的模樣,一碰觸到雷點就會崩潰久久不能停下來,只能等她發洩完畢才能慢慢開導.後來我們試著跟她說,那我們來吃奶嘴、或小點心,但當下用吃來轉移注意力居然也沒用,小喵給我的感覺是:「爸媽不能隨便打發我,我就是要留在遊戲室,或是要拿出非常接近的替代方案才行.」最後,阿包醫生只好把她扛走,但扛走要上車時,小喵又繼續抗爭和生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強制讓她坐上安全座椅並綁好安全帶,過程像是制伏一頭小獸,寒冷的冬天也讓父母都一身汗了.即使已上小學,繼續接收孩子的情緒除了小小孩的哭,其實現在10歲的小包也會哭,但他的哭已進化到是啜泣而非大吵大鬧,原因常常是因為心理上有個點過不去,大多是學業或者生活上遇到一些挑戰,然而如果我正在忙,又看到他為了一點小事啜泣,就會覺得有點煩躁,因為我們無法不當成一回事,無法把孩子的哭和自己做切割,畢竟他們就是我們的小孩.10歲的孩子依然期待父母可以放下當下手邊的事,去傾聽他的狀況還有為他們解決問題,只是願意等待的時間能比幼兒再長一點點. 可以讓孩子自己哭嗎?讓他們哭多久?雖然說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但我還是會看狀況決定讓孩子哭鬧多久,如果在家裡便比較沒有時間和場地壓力,因此會讓孩子適時發洩,並在情緒高峰過後才介入安撫,如果在高點時強行介入,當時孩子的杏仁核作用還非常活躍,有可能會引起反效果,甚至會摔東西、打人,小喵也會有這樣的狀況,如果我看她怒摔玩具就把東西拿走,她還會想要搶回來再摔一次給我看. 至於孩子哭鬧時該怎麼解決呢?如果小喵是因為憤怒一直哭,我會嘗試抱緊她一下下,因為擁抱可以刺激血清素分泌,也可以使大腦的多巴胺系統平衡,提供腦內良好的感覺,情緒有機會慢慢緩和,而在大哭大鬧後我會用比較沉穩的聲音跟她說:「妳剛才真的很生氣,我知道.」接著再慢慢開導. 但若在外面則不同,外面環境並非自己可以控制,而且也得遵守不同場合的規矩,讓孩子學習如何因應不同的環境與這個世界相處,因此會盡快安撫孩子,但這並不容易,尤其當孩子哭鬧很厲害時,還得在眾目睽睽之下表現得很淡定,內心也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當狀況失控時,我們只能選擇帶孩子到一個安全、人少的地方處理. 面對孩子的哭鬧真的是磨練自己的心志,有些父母可能會直接拿出棍子,但孩子不見得看到棍子就會嚇到噤聲,有時反而哭更慘,尤其被威脅而安靜其實長久下來只是讓孩子變得擅長壓抑,並不利身心健康.所以我比較著重在情緒開導這塊,這樣對孩子的情緒發展較有幫助,同時也可以學習如何梳理、消化自己的情緒,並且不要傷害自己和他人,這也是我們長遠的目標. 媽媽本身必要的修煉和心理素質雖然不少教養文會提到必須把自己和小孩的情緒做切割,並且不要把孩子的哭聲當成是自己的錯,但很多父母實際執行遇到的困難點,並不是覺得自己做錯什麼使孩子哭,而是會覺得當下的吵鬧會讓自己掌管理智的前額葉無法正常運作. 而且因為我們的確就是一個成人,沒辦法處處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去設想當下心境.比如說我不太能同理孩子因為樂高積木倒掉時心情就像是天崩地裂,甚至想要攻擊身旁的人!我們只能試著理解,但還是會困惑有必要鬧這麼久嗎?尤其當自己一忙起來,孩子又哭的時候,就會覺得孩子的負面情緒好棘手,而且隨著宣洩的時間不斷流逝,大人也越來越焦慮煩躁. 只能說在一次又一次跟小孩過招的情況下,媽媽要深呼吸,不能跟他大小聲,必須忍耐、想辦法冷靜,這就像失火時慌張沒有用,反而要靜下來觀察為什麼失火?如何滅火?以及如何保護全家的安全? 我們可以做的是:1.假裝是看別的孩子在哭面對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比較不耐煩,假裝是看別的孩子哭,比較能去思考理性上該怎麼處理,不會意氣用事硬碰硬.2.暫時抽離混亂情境如果當下孩子所處的環境夠安全,我會先到孩子身旁,在他耳邊用平穩的聲音安慰一下,「我等你哭好,你好了我再給你抱抱.」接著轉身先去忙一些不需要動腦的事,用眼角餘光留意一下孩子的狀態.如果你一直認真盯著孩子,你會發現他也同時看著你,哭得更加慘烈卻不要你靠近他,也不接受你給的安撫方案.3.減少語言的刺激,只要無聲的陪伴先不急著分析跟講道理,也不要責罵,更不用急著對哭鬧不停的孩子丟問題:「那你要什麼?」「你想要怎麼做?」「你到底要怎樣?」(此時大人已經快要火冒三丈)聽到小孩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大人通常很心急,尤其是兩個以上的大人,很容易看著孩子在負面情緒中,兩人都急著要把孩子拉出哭鬧的深淵,一直要用言語去試探究竟要怎樣才能停止哭泣.經過多次經歷小孩情緒風暴後,我發現在負面情緒中的孩子,根本無法正常思考你提出的所有問題,我常開玩笑說:「如果他知道他現在要什麼?或應該怎樣做?他就不會哭了啦!」當他們在大聲哭泣中,大人也跟他比大聲提問,那些問題都只是浪費力氣的無效提問.當你不斷問孩子「這樣好嗎?」、「不然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只會引爆你的憤怒-為什麼我提出的你都無法接受,小孩煩死人了!喔!很抱歉他們情緒一來就是要哭,天塌下來也還是要先好好哭個夠. 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反而是「無聲的陪伴」,哭泣時他不一定會讓你碰觸,就靜靜讓他好好發洩,如果不是在家,就盡可能移動他到一個安全處讓他宣洩吧!無聲的陪伴反而最有力量,情緒垃圾丟棄後,才有空間好好談. 幫自己的情緒找出口,想辦法創造舒壓的metime說真的,當爸媽每一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在忍氣吞聲,像是去年下半年來,小包的課業和小喵的教養都給我蠻大的壓力,試著很有耐心的教導他們,但同時不得不說,其實都在壓抑所有的心急和怒火,所以這半年多常常得靠零食甜點來讓自己比較舒心. 現在每天照顧孩子到晚上10點多已經很疲倦,即使很想再多做些什麼,但發現已經沒有力氣去執行和思考,還會無意識的拿出零食來吃,在咀嚼的當下好像能得到一些慰藉,雖然甜點釋放的多巴胺能讓我比較快樂,但還是要節制(笑). 我覺得在孩子去上學時要想辦法創造metime,倘若孩子已經去上學,這期間仍排滿各種家事,沒有保留metime的話,久而久之也會進入到一種怨婦的狀態.還記得不久前的寒假,小包、小喵都在家時,我減少工作量,把他們照顧得很好,三餐和點心都照時間供應,活動安排得很豐富,但我連好好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等到小孩去上學,終於可以放慢步調好好吃飯時,自己的腸胃才逐漸恢復正常.▲我的metime時光最喜歡一個人從容吃火鍋、逛街.此外,規劃metime時也要很放鬆、不要趕時間,不能說今天小孩去上學,就握緊拳頭表示要來好好安排行程,metime限時30分鐘,接著要完成哪些待辦事項等等,這樣也會讓人很有壓力.所謂的metime不一定要去外面,在家裡也可以,因為有時候連外出也是累,重點在於不要有小孩在旁邊吵鬧,就會覺得歲月靜好. 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是媽媽最大的修煉,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也不見得被允許能夠好好宣洩自己的情緒.等到自己成為父母,我們才開始學習,要努力的事永遠不是「不讓孩子哭」或「孩子在外面哭,大家都聽到了很丟臉.」,而是「孩子哭,你能先安靜陪伴」. 你也許會說,花那麼多時間看他哭真的很火!這是正常人會有的反應.但只要想著,每次當他哭,沒讓他宣洩完就硬碰硬處理,結果哭更久;也問問自己,是不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用健康的方式,和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壓力共存,也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不用在成人階段,回頭療童年的傷.如果你的期望是這樣,那現在的努力都是值得.本文由<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閱讀延伸:2~3歲貓狗嫌,如何與幼兒過招?餐桌如戰場教養的理想與現實當孩子會談條件,爸媽如何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