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友梅根>劇照.(圖片來源:圖片來自YAHOO電影)這是部給新手父母的育兒教學電影,但在溫導的巧手下沒有濃烈刻意的說教感,反而帶著誠意十足的驚悚與娛樂性.習慣單身、天資聰穎且埋首工作的Gemma突然接到了「照顧無依無靠的姪女」任務,偏偏她正被主管釘得滿頭包、自己的理想看似卡關但就差那麼一步可以完成.她沒有時間心力學習怎麼照顧眼前的小姪女Cady,一開始寄望於玩具以及平板,希望Cady可以自己度過日常時間,好讓她專注於工作.這其實就和很多新手父母的處境類似,我們有一堆工作與家事要忙、也有自己想做的休閒娛樂(追劇、打game或聚會聊天),但當孩子已經從睡不停的嫩嬰,長成整天要你陪的幼兒,或更大一些、話匣子關不了的幼童時,該怎麼辦呢?我們美好地幻想買給孩子玩具,他會自己安靜在角落玩,但很快發現孩子會拿著玩具要你陪他玩.更別說玩完後,我們還是得花時間收拾整理(或是教導、帶著孩子整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時候,手機與平板出場了,開個YT卡通就可以讓孩子認真盯著一直看,你獲得了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的清幽嫻靜.卡通看膩了?還不簡單,下載個遊戲又可以立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不來吵我們.而在這部電影中,玩具設計師Gemma有了更好的點子:一個可以與孩子互動的AI仿真機器人.傳統的玩具需要孩子自己玩,所以容易膩,若能提供回應,自然更能吸引孩子.其實這就跟許多人用手機、平板給孩子打game相似,這些遊戲有著聲光效果、過關獎勵機制,孩子只要遵循遊戲玩法,就能獲得回應與滿足.這會有什麼問題嗎?過渡性客體:孩子的必經之路著名的英國兒童心理學家Winnicott提過一個概念,叫做「過渡性客體」.當孩子逐漸從「與母親融為一體」邁向「我是我,媽媽是媽媽」的過程中,他們會自然而然與某項物品(或是行為)建立連結.當媽媽不在身邊、孩子感到焦慮害怕時,這些東西能產生安撫作用,協助孩子練習分離與獨立.換言之,孩子也在逐漸發展出自己心中的「內在母親」,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此外,孩子會習慣與過渡性客體「互動」.這個互動當然不是真正的對話,除非你買的泰迪熊像是電影<Ted>裡面那隻(但這樣你應該會有更多煩惱),而是孩子發展出介於想像與現實中間的「遊戲」能力.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孩子跟自己的布偶或肚被講話、賦予他們不同角色進行扮演.而這種想像與遊戲能力,也代表孩子正踏上情感發展與人際關係的旅程.那麼,能自動給予回饋、提供互動的手機遊戲,或電影中的「梅根」AI機器人,對孩子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呢?正向來看,或許能提升反應能力(打game過關)或言語能力(與AI機器人對話),但這些功能我們有更好的選擇.拼圖、桌遊、解謎繪本(例如我姪女愛看的屁屁偵探),也能幫助孩子進行思考、訓練邏輯與反應;那語言能力呢?當然就是父母本身與孩子的互動了(當然,同儕與手足也是很好的管道).3C產品可能限制孩子發展想像力讓手機或電影中的梅根成為孩子的過渡性客體,很可能讓孩子無法發展「想像」與「遊戲」的能力,畢竟孩子面對這些game與AI,即使不需想像,它們也會主動提供回應.更嚴重的是,在Winnicott的研究裡,之所以稱為「過渡性客體」就代表隨著時間流逝、孩子不斷成長後,這些東西會被逐漸遺忘、捨棄,孩子有更強的獨立性與心理韌性,不再需要「依賴」這些物品也能找到方法處理焦慮.同時,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放在現實世界中,包括與人連結、建立關係.然而,手機平板的聲光效果,連我們大人都容易沉迷、難以放下,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若像電影中能唱能跳、一起聊天玩樂還具有同理能力的梅根,更會讓孩子快速建立起鞏固的連結.正如同劇中的心理輔導員對Gemma說的那句話:「如果讓孩子依賴這個玩具、難以割捨,那她該如何長大呢?」小結:玩具或3C都只能是輔助最後,從依戀理論(attachmenttheory)來看,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建立非常重要,這是孩子培養對別人、對世界產生安全感的起點.「依戀」需要透過父母的關心與照顧來慢慢形成,這段歷程我們無法「外包」給手機或平板,當然更無法讓AI機器人來負責.因此,不論玩具或3C產品都只是輔助,重要的是與孩子一起參與、使用,而非買給孩子、丟給他自己玩.別忘了,發展依戀關係的核心不在物質的給予,而是真實的陪伴、互動與擁抱!本文由<瑪那熊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粉絲團:瑪那熊諮商心理師個人網站:https://manabear.tw/延伸閱讀:別秒給孩子答案!「鷹架理論」3招提升自信又主動聽到孩子說這句話,先別急著責罵他!如何聽懂孩子說的話?來聽聽心理師怎麼說!小女孩在餐廳音量過大...家長的高情商應對,小孩秒理解且配合小聲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