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的孩子最讓你受不了的是什麼?例如:對爸媽態度不佳、學習態度消極、頂嘴、不肯認錯、愛玩、整天滑手機……其實,我們往往不小心把未被滿足的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我們做不到的,希望孩子幫我們實現,為我們圓那個做不到的夢.這是一個關於「完美」的課題,所有的不夠好、生命中的缺憾,如果孩子能幫我們實現,那人生似乎就圓滿了、不會再有遺憾.上面的那一題,你也可以想一想,這個背後的擔心是什麼?例如︰擔心他以後沒前途、希望孩子少走冤枉路、希望孩子不要像我一樣辛苦、彌補自己過去無法完成的夢……等,甚至,有些人會懷疑自己根本就不是個好媽媽/好爸爸.你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情緒特別強烈嗎?想請你先釐清,這完全是因為孩子本身的錯嗎?還是從孩子的行為中,你看到了那個不夠好的自己呢?我們可能把生命中未被處理好的重大經驗,或是自己的不足,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前有個個案的爸爸對於孩子的成績非常要求,造成孩子很大的壓力.爸爸後來跟我說,因為爸爸的哥哥和弟弟成績都很好,念建中、台大,只有他讀私立學校.因此,這位爸爸一直覺得自己被人看不起,而感到自卑.因為爸爸這樣的成長背景,他的核心信念是:唯有成績好,才會有好的未來.「我希望孩子過的比我還要好.」因此,爸爸從小就全程陪讀,送孩子去補習,幫孩子報考資優班,希望孩子以後可以當醫生.而孩子因為課業壓力過大,開始出現啃咬指甲的狀況,親子關係也變得十分緊張.如果我們可以釐清,這個內在需求是來自於自己未被滿足的夢想,或許就不會讓孩子來承擔自己的需求.練習與自己和解,才是真正的關鍵另一位朋友曾經和我分享,他很害怕工作時要上台報告,或是在人多的場合中被糾正錯誤.因為國中時,他有一次在台上緊張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被班上同學取笑.從那次之後,他就非常害怕在眾人面前出糗.每次上台報告前,他都會一直拉肚子.當他能覺察到為何每次要上台報告前為何會那麼緊張,就有能力溫柔的對待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陪伴自己,例如告訴自己:「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自己,已經比以前進步許多」.當我們能承接自己最脆弱的那一面,才能真的長出勇氣.當我們能先照顧好自己的內在需求,就不會把不屬於孩子的需求交由孩子承擔.照顧好自己,我們將更有力量陪伴孩子!好喜歡這張照片,就像照片中的猴子娃娃,溫柔的抱抱自己吧!先陪伴再教養本文由<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延伸閱讀:5歲前情緒教育很重要!當孩子哭鬧,3步驟引導處理情緒教養不同調!應對豬隊友,先處理夫妻關係孩子變得難管教?可能是你的教養風格出問題我就爛?小孩學習很被動心理師教你4招鼓勵孩子不放棄心疼媽媽,也氣媽媽…他學會作弊說謊,是為了「讓爸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