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發現,青少年很常拒絕父母,但卻很少對同儕說「不」?為什麼?因為青少年正亟需透過同儕互動建立自我認同,因此,對同儕的邀約,往往缺乏說不的勇氣.即使感到不舒服,也勉為其難地答應.這是相當正常的!因為,此刻同儕歸屬感比什麼都重要.然而,在青少年團體中,我們總會發現一些被得特別嚴重的孩子.他們替人跑腿、幫人寫作業、攬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任務,甚至,幫人頂罪.他們就是無法拒絕同儕的請求,久了,同儕也沒在顧慮他的意願,直接交付他任務,不管他喜歡或不喜歡.我發現,這些常被的孩子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擔心被討厭.所以,他們會透過為他人效勞來取悅別人,或證明自己在團體中的重要性,至少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問題是,長久下來,常把自己弄得又累又委屈.自己的本分沒顧好,答應別人後又無限後悔,還怨恨同儕為什麼老是凹自己.這樣的症頭,在告別青春期後,並不會就此跟著消失.長大後處在任何團體中,也都會難以說「不」.為什麼?因為凡事答應、不拒絕,長久以來能帶給他好處.最大的功能,就是讓他免於被討厭,進而受到接納或歡迎;甚至,他能以一個救世主的姿態,存在於團體中.一直以來,我也有難以說「不」的困擾.求學時,當同學拱我擔任什麼職務,我不好意思拒絕,就不情願地接下來.過去在學校裡服務時,也常被要求承接任務,前輩還會以「年輕人就該多磨練」的話語來對你情緒勒索,事實上是沒人要做的苦差事.拜「難以拒絕」所賜,我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轉個念想想,因此體驗或學習到很多,也未嘗不是壞事.然而,我更體認到,如果繼續無法勇敢說「不」,只會忙死自己,破壞生活平衡,更讓我無法好好完成我真正想做的事.現在,我每天都面臨無數個邀約或請求,不斷思考該答應或拒絕.當我猶豫不決時,我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我正在擔心什麼?第二、我在乎的是什麼?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正在擔心什麼?」,不外乎擔心拒絕後,別人怎麼看我,會不會給人留下「難搞」、「大牌」之類的負面印象?接著我會提醒自己,我本身就是個有價值的人,不需要再勉強自己取悅別人了.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在乎的是什麼?」,如果他人請求的事情,和我關注的面向毫不相關或根本背道而馳,答應了只不過是在浪費生命,還是說「不」吧!當然,拒絕別人不是說「不」就沒了,還可以更有技巧.通常,若我無法幫上對方的忙,我會提供對方一些資源.例如,有人問我能否去演講,若我因任何理由不想答應,我會幫對方介紹適合的講師人選.如果,有人向我邀稿,但我因任何理由不想答應,我會告訴對方可以去找誰,而我適合寫稿的主題是什麼,什麼時候再來邀我,會比較方便.就算拒絕別人,也多少幫到對方一些忙,這能減少我內心的罪惡感,雖然這些罪惡感一點都不必要.<別什麼都說「好」>這本書,就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你難以拒絕,以及幫助你學會更懂得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安排自己的生活,拿回人生的主控權.不論青少年或成人,都得學習聰明拒絕.說「不」不代表自私,而是尊重自己與堅守界線的表現.越能從容說「不」的人,內在往往是越強大的,也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你拒絕時,你會用什麼方法說「不」,聰明又不傷感情呢?真文化出版<別什麼都說「好」:一天只有24小時,把時間和精力留給最重要的人和事>新/書/介/紹:https://tinyurl.com/2lntftgd本文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有機會支配自己的生活時,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會比較有希望感有了婚姻沒了自己,婚姻是夢想的墳墓嗎?重要的不是分工而是相互補位讓孩子體驗挫折,但不是刻意折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