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食力企劃為了避免氣候變遷帶來嚴重影響,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Agreement)設定了減碳目標,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範圍內,並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食品業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食品生產系統貢獻了全球約4分之1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全球畜牧業飼養家畜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每年71億噸,占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其中以牛隻是排放量最大的動物,約占畜牧業排放量的65%.但相比運輸、能源等其他高碳排放部門,氣候政策對「農業」的了解太少,實際上,農業將是未來30年對地球最有正面影響潛力的產業,當然也是在永續未來趨勢裡的重點轉型產業.農業永續轉型第一步:釐清碳排架構「碳中和」不會在一夕之間達成,食品生產業要啟動永續轉型,必須從餐桌回到產地,透過改良建立低碳畜禽生產模式來落實減排,首先第一步得建立畜牧產業的主要碳排資訊,因為如果無法量化與測量這些溫室氣體,碳管理更是無從談起.例如全球頂尖的動物保健公司奧特奇(Alltech)推出的整合性服務:E-CO2,就是針對農牧場設計的碳排放管理系統,E-CO2利用全球公認的碳排放測量方法,透過全面性的環境評估得到了動物生產、健康、飼料、肥料、水以及能源使用的大量數據.通過儀表板報告和線上管理系統,向生產者和農牧場提供清晰易懂的碳排資訊,藉此找到農場提高效率的關鍵控制點,同時奧特奇還能提供更進一步的諮詢建議.建立低碳畜禽生產模式,提升產能效率又能救地球!建立完整碳排資訊後,第二步驟則需要推動精準的營養調控與餵飼模式,從關鍵控制點對症下藥.經濟動物提供給人類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因此畜禽飼料,特別著重蛋白質和熱能的含量.令人驚訝的是其實大部份動物無法有效吸收飼料中的養分,飼料中約有25%的可用營養素無法被完整消化,導致營養素和能量浪費,因為植物性飼料中有許多將澱粉與蛋白質等營養包覆住的纖維,對雞、豬...等無法分泌纖維酵素的單胃動物而言無法吸收,這些未被利用的纖維質以及代謝物,會成為畜禽糞尿中氮含量的主要來源;對反芻動物例如乳牛來說,為了生產牛奶跟肉,牛隻需要攝食大量纖維質,在反芻過程中因腸胃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跟甲烷就成為牛隻噯氣的主要成分,也就是溫室氣體.因此,飼料業者和專家學者長期以來一直投入大量的精力,透過科學數據提高飼料效率,並同步推廣相關措施,以符合淨零排放原則,除了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之外,如何以無抗生素飼養,提升動物腸道健康,讓動物提早達到上市標準的日齡,同時也減少糞尿產生的碳排放量.聯合國氣候機構於2023年5月發出警告指出,在未來5年內,全球升溫幅度有66%的機率將超出「巴黎氣候協定」訂定的攝氏1.5度門檻,極端氣候事件如高溫、暴雨與洪水等的頻繁發生,再次點出永續轉型是一項迫切且漫長的任務.無論是從產地到餐桌,抑或從消費者到整個產業鍊,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在為地球的未來投下重要的一票.﹝本文由台灣奧特奇股份有限公司專案委託製作﹞延伸閱讀▶以「善」打造共好產銷生態圈無論是大通路或小店家都能實踐的飲食產業永續養成術▶﹝食聞﹞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你以為養豬很簡單嗎?▶﹝食聞﹞動物剩食也會殘害地球?靠飼料配方就能有效降低嚴重的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