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每個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最先說出口的兩個字.願這本書能夠成為鬆軟的棉被,輕輕地擁抱著世上所有媽媽和女兒的感性.-------------------------------------------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我的母親和我的女兒,更多時候,我想起的是那個小小的自己. 我和媽媽並沒有疏離,相反的,我媽是我的避風港,我人生中無論遇到任何關卡,我第一時間都會打電話給她.她是我的心靈導師,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所以一開始,收到出版社邀約詢問是否願意分享<我和媽媽疏離中>這本書時,坦白說心裡是有抗拒的. 但藉由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也才理解我的抗拒是什麼?抗拒去看見內心深處的不安,還有自己跟女兒之間,時而緊張、時而親密的微妙關係.原來我的抗拒,不是害怕我和媽媽之間的疏離,而是擔心自己和女兒之間即將到來的疏離. 我的女兒很黏我,即便到現在三年級了,每天都還是吵著要我陪她睡覺、陪她洗澡、陪她玩.我並不是每次都很樂意這麼做,有時候也會覺得不耐煩,甚至忍不住會念她:「妳都這麼大了,應該要學會獨立才對!」念完後又會在心裡懊悔,其實孩子還能像這樣黏著自己的時間,也已經快進入尾聲.我一方面想抱緊,一方面又想推開,討厭這樣矛盾的自己. 然後,也想起了當年的母親. 小學剛升一年級時,我媽媽生了第三個孩子,也就是我最小的弟弟.幼稚園畢業剛升小一,懵懵懂懂的年紀,正值需要關心的年紀,但家裡突然多了一個孩子「爭寵」,橫空出世奪走了媽媽全部的愛. 我嫉妒,我不平,對弟弟充滿了敵意. 我開始思考,要怎樣才能讓媽媽把注意力放回我身上?弟弟長得超可愛,但當年的我又胖又醜,論外貌我比不上他.於是,我拚了命用功念書,參加比賽領獎狀,因為那是我唯一擅長的事情. 我以為我得更努力,才能重新贏得媽媽的關注.可是,我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重新贏得媽媽的關注.每次考第一名拿獎狀回家時,母親鮮少為我拿到第一名而開心喝采,她就只是輕描淡寫地對我說:「恭喜妳!」 她並沒有不開心,我知道她也是替我開心的.只是沒有我想像中的欣喜若狂,也沒有到處和別人炫耀我的成績,和平常很容易為了一點小事開心不已的母親,有著很明顯的對比. 以至於我一直有個錯誤的理解,以為我是不是還不夠好?以為我做的是不是還不夠多? 我還曾經為此難過地寫了封信給母親,像是在討愛一樣,字字句句寫出我的心情,雖然母親也回了一封很溫暖的信給我,在信中闡述了她對我的愛,告訴我她其實很為我感到驕傲,但我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 直到後來有了女兒後,才理解母親當年的心情,也對自己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不管到了幾歲,在母親面前,我仍然只是一個等待被稱讚的孩子. 在做催眠回溯時,意外勾起了這段回憶.我以為我不在意的,原來在心中烙下的印記這麼深.母親和女兒,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在當了媽媽之後,同時兼具女兒和媽媽的身分之後,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見當年的母親,看見當年的自己. 不必滿足任何人的期待當母親是份艱難的工作,鄧惠文醫師曾經在節目中討論「母親情結」時,提出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問題,那就是:「媽媽不可能永遠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要如何在她沒辦法滿足我們的狀況之下還能保有愛?」 是啊!媽媽不可能永遠符合我們的期待,那麼孩子其實也不必迎合媽媽的期待,不必刻意滿足,不必特地討好,這才是愛真正的本質.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無條件的愛,來自母親,也來自孩子,但更應該是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各種樣貌. 唯有如此,才能讓愛真正流動,才能化誤會為理解.關係若要不疏離,那麼我們就得持續梳理.唯有願意梳理內在情緒,坦承面對自己內在的不安,一切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作者是一名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書中分享了許多令人揪心的母女之間的相處個案,她想藉由這些案例分享,幫助世界上的媽媽和女兒們,修補那些看似微小,卻又隱隱刺痛的裂痕. 誠如作者在書中最後所說的,願這本書能夠成為鬆軟的棉被,輕輕地擁抱著世上所有媽媽和女兒的感性,讓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相處,能夠有更多的理解. 和你一樣都是媽梳理關係不疏離采實文化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和你一樣都是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