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狀況還好嗎?」醫師問. 「傷口都很好,我已經回去上班了呢.」因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發現左肺有顆早期肺腫瘤,上週剛接受單孔胸腔鏡手術的40多歲李先生,週三手術、週五出院,恢復相當順利,很快便回到工作崗位. 檢視過傷口後,醫師說:「接下來可以準備做術後輔助治療囉.」 「第1期肺癌也得做術後輔助治療嗎?」李先生問. 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接受手術的治療成效很好,不過仍需注意復發的狀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陳志毅醫師指出,只要是1b期以上肺癌就建議在術後進行輔助性治療,目前術後輔助治療最新選擇包括傳統化學治療後,再接續免疫治療,臨床試驗證實有助降低復發風險,增加治癒性. 早期發現肺癌是重要的健康議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已被證實是能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利器,對於「重度吸菸族群(吸菸史超過30包-年(註)且戒菸小於15年)」可降低2成肺癌死亡率. 從2022年起,肺癌被列入我國第五種癌症篩檢,針對具有「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史」的民眾提供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篩檢. ◎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具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每天1包30年或每天2包15年,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 註:「包-年」定義為「平均每日吸菸包數×共吸菸幾年」,例如每天1包菸,共抽30年;或每天1.5包菸,共抽20年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讓肺癌早期發現,術後輔助治療成預後關鍵!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的推廣確實發揮成效,找到了許多早期肺癌的患者.陳志毅醫師說,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例,這兩年來,每年約有600至700位患者接受手術,其中第1期肺癌佔比高達70%.相較於台灣癌症登記資料,110年肺癌確診個案中,有高達47.1%為4期,僅7.0%為0期、32.4%為1期、3.4%為2期、10.0%為3期. 越早發現肺癌,預後自然越好.當癌細胞仍侷限在小範圍時,切除範圍變小,手術治療便可以發揮很好的成效;若癌細胞已進入淋巴、血液中,術後復發風險也會逐步增高.陳志毅醫師說,第1期肺癌又可分為1a、1b以及1c,1a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可以不接受全身性治療;但1b期以上的肺癌患者,術後就需要搭配全身性輔助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幫助降低復發風險. 精準治療往早期輔助治療邁進!勿忘詢問免疫檢查點檢查 以往,肺癌術後輔助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成效較有限.陳志毅醫師說,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現已可依照腫瘤組織型態、基因檢測、免疫標記等,選擇更精準的治療方式. 標靶治療是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目前在術後輔助治療領域,取得適應症的包括針對EGFR突變的藥物. 免疫治療則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發揮作用,使患者的免疫系統有機會對癌細胞發動攻擊.陳志毅醫師解釋,我們的免疫T細胞能辨識並進而消滅癌細胞,此時癌細胞為了存活,就可能利用免疫系統本身為了怕誤傷正常組織的煞車機制–免疫檢查點PD-1/PD-L1機轉,癌細胞表面出現PD-L1,在與T細胞的PD-1接合後,就會使T細胞受到抑制,無法攻擊癌細胞.免疫治療藥物如PD-L1抑制劑,就能夠阻止PD-L1與PD-1接合,使T細胞發動攻擊,進而消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降低復發可能性. 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在化學治療後接續使用一年之PD-L1抑制劑作為輔助治療,可幫助具有PD-L1表現之肺癌患者降低復發機率.陳志毅醫師提醒,患者在「術前」就要記得跟主治醫師討論接受免疫檢查點檢測,利用手術的腫瘤切片即時進行化驗,以避免未來檢體不足;若有PD-L1表現,術後就可以考慮使用PD-L1抑制劑作為輔助治療,同時PD-L1表現越高,可預期治療成效會越好. 貼心小提醒 早期肺癌通常沒有症狀,患者很難察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已被證實是有效的篩檢工具,能夠發現早期肺癌.陳志毅醫師說,早期肺癌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達到治癒,而且手術大多可以採用胸腔鏡進行,傷口小、疼痛度也降低、住院天數較短,患者能快速回歸原本的生活與工作. 後續,醫師會根據肺癌分期、細胞型態、基因型態、PD-L1表現量等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方式.陳志毅醫師說,免疫治療已被證實可運用於術後輔助治療,利用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有機會降低復發風險,提高治癒機率. 善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早期發現肺癌,積極接受治療,便有機會達到較佳的預後!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