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老了,沒有用了,也沒有人要理我了.」「我去死一死好了.」「養你這個女兒有什麼好?」「現在養兒子長大是去養別人老婆啦.」這些話你也聽長輩說過嗎?家人之間的問題與煩惱,總是很難說理解決.日本暢銷作家楠戶太臣認為,只要找到方法,看懂煩惱背後所蘊含的訊息,許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以下是他的著作<人生煩惱相談室>書摘內容:Q:我和高齡的父親同住,他開口閉口都是些難聽的話,言論偏激、批判惡毒,對過去永遠抱怨不休.過著隱居生活的父親只有我這個說話對象,一直以來我都耐著性子聽他發牢騷,但感覺自己已經快撐不住了.我該如何克服父親帶給我的壞情緒呢?家人之間的問題與煩惱,很難用「講道理」來解決.看書找答案,或者請教高人商量對策,自以為道理都懂了,可是回到現實生活,面對難纏的家人,用心鑽研的功力霎時歸零.儘管如此,我仍然要奉勸為家庭關係煩心的人,必須理解兩大事實:「你絕對改變不了別人」、「你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心」,而這兩大事實,正是打破僵局的出口.當父母變成火爆老人,其實是內心發出SOS訊號隨著年紀愈來愈大,人們的個性和思考也會變得僵固難以改變.不但如此,老人家退休遠離職場後,與外界互動機會變少,大半時間都只能與家人大眼瞪小眼,內心自然會變得更加封閉.「那傢伙就是個蠢貨」、「無恥下流,成何體統!」這些用字怎麼聽都覺得刺耳,難怪家人會受不了他們的粗鄙謾罵,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說話的人可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說錯話,相反地,他們或許還自認為是敲響警鐘的「正義之鳴」,要是情況演變成這樣就麻煩大了!老人家總淨說些叫人聽了就有氣的惡言惡語,是因為這正是他們從心底發出的SOS訊號.老人和幼兒或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一樣,因為自己的情緒沒有出口,所以感到孤單寂寞.如果他們還有工作,或是保有一兩樣興趣嗜好可以寄託,又或者能透過與人交流互動提升思考境界,多少還可以紓解壓力.但是,當他們只剩下家人可以發洩情緒時,因為和至親之人少了顧忌,所以說話更加口無遮攔,日漸失去分寸.人是「抗拒改變」的動物人會改變,往往是迫於兩種情況:環境發生變化、以及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例如入學或就職這類周遭環境起變化,是必然發生的結果,自己無法改變;搬家或是進入新的團體,也必須得重新適應.這時,人們在配合新環境的過程中,心境會逐漸產生變化.至於發生重大事件,就像是老菸槍被醫生告知罹患癌症,痛下決心要戒菸;或是在失去摯愛以後,讓人生有很大的轉變;和另一半生離死別,被迫成為單親,必須一人扛起兩人的角色,內心也會自然發生變化.因此如果不是外在環境變動,人是很難主動做出任何改變的,因為潛意識就喜歡「維持現狀」.老是讓你一肚子氣的人,就離他遠一點!那麼,面對擾亂我們心靈平靜的家人,重要的不是尋求「如何讓對方做出改變」的方法,而是「我為什麼想要對方做出改變」的用意.你是否想過,對於那些喜歡說長道短、埋怨過去的人,你為什麼希望他們收斂呢?要他們「口下留德」的用意是什麼?這才是問題的重點.你一定會說,「做人嘛,本來就該留口德,這是基本道理」;然而,我認為你真正的心裡話應該是:「你破壞我的心情,讓我很煩躁不安,拜託閉上你的嘴!」說話肆無忌憚的對方又是怎麼想的呢?他八成認為:「我說話礙著誰了?我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講,有給誰添麻煩了嗎?」講話與聽話的人之間,看法相差十萬八千里,難怪無論你如何糾正對方「說話要留口德」,雙方的認知還是處在兩條平行線上.喜歡講難聽話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內心孤單寂寞.他們渴望別人肯定自己存在的意義,期盼有人對他們說:「我懂你的感受.」問題是,他們不知該如何適當表達自己想要對方關心的需求,為了討拍討愛,於是用說壞話、謾罵、抱怨來搏取大家注意.身為他們的晚輩,聽多了父母刺耳的難聽話,儘管苦不堪言,可是一想到他們的養育之恩,又不得不忍耐,可說是備感煎熬.長輩晦氣的喋喋不休,讓你心情惡劣,幾近崩潰,這其實是潛意識對你發出「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的警告.你如果狠下心,做到斷然切割,或許就可以躲過至親的疲勞轟炸.再不然,抱定覺悟,願意把聽老人家抱怨,當做自己的修行,說不定能夠揮別壞情緒.每天聽抱怨而感到身心俱疲的你,不妨和對方保持適度的距離.假設同桌吃飯讓你食不下嚥,那就各自分桌用餐.容我老調重彈,對方要怎麼想、怎麼做,完全不是你可以控制.你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心情、想法和行為.把話說到長輩心坎裡的聊天法喜歡說壞話、謾罵、抱怨的人,其實是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幸福洋溢的人,或是一心一意專注在自己興趣的人,哪有時間終日喋喋不休呢?如果說這位心力交瘁的孝順晚輩,可以立即做出什麼積極的改變,我的建議是,不妨找機會讚美長輩的行為.不管是長輩照顧花草也好,上街買東西也好,幫忙做一點家事也好,只要一有機會就稱讚他.此外,也要適時關懷對方,不要只顧著糾正對方的惡言惡語,也要誘導他往好的方面想:「不也有好事發生嗎?」對方可能會反駁說,「我哪來的好事?」這時你就可以順勢幽默地搭話:「你有我這個孝順兒子(女兒),難道不算好事嗎?你這樣說真是太傷我的心了.」我和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說話,結果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父母的心情開始變得輕鬆,興致高昂地話起當年的工作和養兒育女的點點滴滴.想要引導對方往好的方向發展,必須先提升自己的能量層級,營造溫馨的環境氛圍.這些事全都在自己可控制的範圍內,你一定都做得到的.至少,不要隨著對方起舞,被他的負面情緒干擾,否則只會累死自己.主動營造溫馨的環境氛圍,就不會被負能量拉著走.書籍介紹人生煩惱相談室:不要讓煩惱解決煩惱!停止擔憂、走出困境、豁然開朗的28個暖心建議作者:楠戶太臣原文作者:クスドフトシ譯者:胡慧文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9/15作者簡介楠戶太臣1982年生於大阪.20多歲時,工作和感情同時出了狀況,成為被現實擊倒的繭居族,甚至失去求生意志.但是自從接觸潛意識的奧祕和吸引力法則後,精神世界豁然開朗,幾經摸索,自我突破後,重新站起來,人生開始往正向發展.他以過來人的深刻體悟,從2012年開始,透過部落格分享心情,關注情緒與心理困境問題,與讀者分享看似稀鬆平常、卻真實無比的生活點滴,同時期待能藉由潛意識的啟發,療癒更多為煩惱所苦的人.自部落格成立以來,曾和上千人進行煩惱諮商,另外他也利用出書、演講,積極為人指點迷津.首本著作<潛意識永遠是對的>,在日本銷售突破五萬本,另著有<改變情緒的姿勢:讓心情瞬間放晴的厲害方法!潛意識專家這樣運用身體引導大腦>一書.譯者簡介胡慧文台灣台南人.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日商公司口譯秘書、電視台日劇翻譯、雜誌社駐日本專欄特稿撰寫、出版社主編與企劃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報導,原文<「老了沒有用」「養你這個女兒有什麼好」長輩難相處、說話好惡毒...專家教你:子女該怎麼面對他們的壞情緒>延伸閱讀: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父母老去,又不想住一起,該怎麼拿捏關係?一位心理師分享跟獨居母親的互動,3點建議幫助父母面對老後生活歐巴桑才懂的人生智慧!鄧惠文:修理關係之前,必須先修理自己別淪落到拿「房子」換奉養!洪雪珍致台灣父母:當孩子房奴,害了自己也害孩子從擺地攤到金鐘視帝!吳慷仁:你不一定要跟別人比,但不要輕易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