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一種常常出現的行為,而且常常是在無意識下出現.<美國心理學期刊>(1903年)在我自己當媽媽前就有觀察到,嘲笑或是戲弄小孩是一種很普遍的全球社會現象,大人常常覺得小孩子氣嘟嘟的很可愛,或是覺得自己又沒有惡意,鬧你一下有什麼關係.我們家也不例外,從小就被說過「臉很像月亮(是滿月)」或是「哎呦這個年紀還怕黑喔~」之類的話,年紀大一點後都會說:「大人就是很無聊愛說這種話」,或是「他們只是想找話題」等等.換句話說,在我們自己受到這樣的對待時,卻替他們的行為用「因為很無聊」、「因為不知道怎麼聊天」來合理化,因為合理化一件事可以讓我們「去情緒化」.如果他做的事是合理的,我就沒有必要為了這件事感到傷心、難過、憤怒、尷尬.聽聽就算了,不要「小題大作」.但是一件合理的事,就代表他是正確的嗎?我問老公你有沒有記得被戲弄的經驗,他說「It’ssonormalthatIdon’tevenfeelit.」因為已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在我們決定這些說話方式「沒有什麼」的時候,也等於認可了這個文化,於是就容易理所當然地複製在小孩身上,因為這件事很日常,甚至連提出來討論都覺得多餘.但真的沒有什麼嗎?當你被家人用玩笑的語氣嘲笑外表、批評行為的時候,那些情緒去哪了呢?必須先承認自己被不當對待,才能正視這個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最根本的杜絕辦法,就是將孩子當成一個成人去尊重大人在與孩子相處時容易不由自主地露出優越感,畢竟比孩子多活了好幾年.如果被優越感驅使,會讓成人無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與同理,於是就會聽到「那麼小哪會記得我說什麼!」或是「借一下玩具而已,這有什麼好哭的?」這些情形都可能讓孩子因爲情緒沒被好好接住而感受到不被接納,或是因為被嘲笑而感到自卑、憤怒.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玩笑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把孩子當一個成人去尊重,你就能夠用孩子角度去觀察他可以接受的玩笑程度或內容,使玩笑成為拉近親子距離的幽默時刻,而不是孩子氣哭了還讓周遭大人更開心.無論大人或小孩,我們所做的行為都有一個背後的意義,就是因為孩子小,才更需要成熟的大人去幫他們理清背後的原因.假哭也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是要被重視去釐清去處理,還是被「好啦不要再假哭了~(笑)」帶過,真的就取決在照顧者身上了.我知道這個議題被其他廣大的育兒問題埋在最底層,但我真心相信是需要被提起跟重視的.本文由<樓下的媽媽>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用<龜兔賽跑>鼓勵孩子?只說一半的勵志,是害人不淺的故事信任,不論大人或孩子都是需要練習的先連結再糾正!孩子能學習正確行為,親子關係也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