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有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爆炸性劇烈頭痛,且伴有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而來到急診室.」林口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林亞銳醫師指出,「腦部電腦斷層顯示有廣泛性蜘蛛膜下腔出血,這種狀況大多是因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患者有前交通動脈的動脈瘤破裂出血,而且旁邊還有另一顆尚未破裂的腦動脈瘤.」 因為兩顆腦動脈瘤的位置正好在附近,所以經過討論後,決定採取鑰匙孔開顱手術,針對兩顆動脈瘤進行夾閉手術.林亞銳醫師說,手術過程非常順利,病人在術後第一天就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在術後第七天便出院回家.後續在門診追蹤,患者恢復得相當好,傷口也相當美觀.能夠拆除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讓患者與家屬都鬆了一口氣. 處理位於大腦底部的腫瘤或動脈瘤一直是相當有挑戰的手術.林亞銳醫師說,顱底骨的構造非常複雜,且有許多重要的神經、血管通過.神經外科醫師的任務是進入狹小的空間,從許多重要神經、血管當中移除腫瘤,並盡可能保存這些神經、血管. 顱底腫瘤可能對顱底的神經、血管造成壓迫,而導致相關症狀.林亞銳醫師說,壓迫視神經會造成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壓迫動眼神經會造成複視,壓迫聽神經會造成聽力受損,壓迫顏面神經會造成顏面神經癱瘓.另外,顱底腫瘤也可能造成吞嚥困難、聲音沙啞、步態偏移等狀況. 進行顱底手術時,需要許多精密工具的協助.林亞銳醫師說,包括高畫質顯微鏡,讓醫師能清楚分辨重要的神經、血管;高速氣鑽可協助移除附近的骨頭;術中也常使用神經功能監測,讓醫師能夠更加確認重要神經的位置,以利移除腫瘤,並保留神經功能.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優勢解析 隨著電腦斷層與磁振造影影像的進步,我們可以清楚了解顱底腫瘤的位置,以及周邊的解剖構造.林亞銳醫師說,顯微鏡與手術器械的發展,也讓開顱手術能夠朝微創的方向邁進.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是藉由較小的傷口來進行開顱手術,處理腦腫瘤或腦動脈瘤.林亞銳醫師說,一般會在眉毛上方劃一個3至5公分的切口,把傷口藏在眉毛裡.然後經由這個切口鋸開骨頭,進行開顱手術.經由這樣的小傷口進入顱底,能夠移除相當巨大的顱底腫瘤. 相較於傳統開顱手術,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具有許多優勢.林亞銳醫師說,傳統開顱手術的傷口相當大,會移除較大規模的頭骨,術中失血量較多,患者的外觀也容易受到影響.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的傷口僅3至5公分,只有鋸開大概2x2公分的頭骨.林亞銳醫師說,手術過程的失血量相當較少,患者恢復相對較快,能夠縮短住院天數,對外觀的影響也比較小. 林口長庚醫院從2011年引進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至今累積約200個病例,經驗相當豐富.林亞銳醫師說,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演進,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除了腦腫瘤手術之外,也可以進行腦動脈瘤夾閉手術. 腦動脈瘤是因為某些位置的血管壁較脆弱,而像氣球一般漸漸膨大.林亞銳醫師說,腦動脈瘤平時可能沒有症狀,但在突然破裂出血時,會造成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甚至意識昏迷,死亡率很高. 利用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處理腦動脈瘤,患者的術後疼痛較少,恢復較快.林亞銳醫師說,以外科手術夾閉腦動脈瘤,也能讓腦動脈瘤的復發率降到最低. 貼心小提醒 顱底構造非常複雜且涉及許多重要的神經、血管,顱底手術相當具有挑戰性.林亞銳醫師說,隨著醫學進步,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經驗豐富的手術團隊能夠以較小的傷口,處理相當大的腫瘤,也可以夾閉腦動脈瘤.因為傷口較小,所以術後疼痛較少,也較不會影響外觀. 面對腦部腫瘤、動脈瘤手術,患者與家屬都會感到徬徨.林亞銳醫師叮嚀,術前可以跟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才能達到較佳的治療成效!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