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聽到家長說以下這三句話,我的敏感雷達就會立刻響起!「我這麼愛他!」「我對他那麼好!」「我的孩子一直都很乖!」最近,我和許多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們討論了他們的生活,這讓我有了一些感觸,想整理出來提醒自己,也希望能對其他青少年家長有所幫助. 我們以為的愛,可能是孩子感覺到的壓迫小心別把擔心當成關心!因為擔心的家長只會讓孩子想要逃開,而不是靠近我們.很多時候,大人分不太清楚「關心」和「擔心」的差別.自以為是愛的擔心,往往會造成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讓大人感到挫折,而孩子則感到自責. 擔心是一種充滿焦慮和不安的提醒,常常帶著「你要聽我的」的壓力.例如:「這麼晚了還不睡,你這樣睡眠怎麼會夠?」「你整天都在滑手機,這樣怎麼考大學?」「你真的要這樣做嗎?我都看不懂你到底在幹嘛?」身為家長,我理解這些擔心都是有道理的,但別忘了,孩子已經長大了,這些道理只會讓人煩躁. 想想當年我們自己是國高中生時,有多少話是真正聽進爸媽的呢?你希望爸媽當初怎麼對待你呢?關心是先體貼地看到對方的需求,再溫柔地提醒對方要記得照顧自己,最後把決定權交給對方.例如:「累了,就早點睡喔!」「需要幫忙的話,隨時讓我知道!」「最近過得還好嗎?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嗎?」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爸媽的話能少一句,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能更近一點.表達完關心之後,請安靜地離開,讓孩子學習自己面對生活的挑戰和需要承擔的責任.只要你是孩子願意信任的人,他自然會在需要時告訴你. 我們認為的好,也許是孩子感受到的困惑除非你以前也是個學霸,或真的覺得自己現在的人生過得很好,否則請別輕易要求孩子遵照你的想法去生活或學習.他是另一個人,而不是你的延伸!「讀高中還是高職?」「念公立還是私立?」「除了參加營隊,還得出國遊學?」「要不要交男女朋友?」很多事情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家長過度的干涉和安排,常常讓孩子沒有機會好好沉澱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孩子的未來規劃上,家長可以試著扮演導遊的角色,先讓他們全面而整體地看見所有可能的選擇,至於要怎麼選擇,就交給孩子自己決定吧! 有時候,我們替孩子做的決定,其實是自己過去沒有完成的遺憾或未來無法確定的焦慮.請把孩子的人生還給他們吧!別剝奪孩子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利.你想教但他不想聽的東西,將來社會和人生都會好好教他. 你現在就好好地關心他吧,只要你讓他感覺到溫暖,當他受傷和受挫時,自然就會想起你. 我們看到的乖,有時是孩子學習來的偽裝我一直都不是個太乖的小孩,所以過去只能猜測乖小孩在想什麼.直到我成為心理師,開始遇到被爸媽送到我面前的乖小孩,我才知道:乖小孩的想法其實跟我一樣,只是生存策略不同.「我爸媽真的很煩!」「我好想交男女朋友!」「我都有在玩XX啊,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等我高中搬出去就自由了!」不太乖的我,過去會用頂嘴、賭氣或作對的方式跟爸媽槓上;而乖巧又聰明的孩子,則會用聽話、順從換取父母的放心,表面上看起來乖巧,實際上卻隱藏著更多的秘密. 有時候,孩子只是為了避免吵架和被罵,你看到的乖巧順從其實藏著更多的祕密.請不要指責孩子的不乖,他只是在展現一個跟你想像中不同的自己;請小心孩子的乖,你可能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 花點時間和孩子相處吧!多聽聽他不乖底下的需求和聲音,讓乖小孩感受到「不管你乖不乖,我都一樣關心你!」讓孩子能感覺到你是個安全而溫暖的存在,他自然會成長為他最獨特的樣子,而不是你所想要的樣子. 家長真的很辛苦,但孩子也有很多說不出的苦!既然大家都這麼苦,那就讓我們先好好地相處吧! #孩子還小的時候都好可愛#青少年的可愛需要想像力本文由<蘇琮祺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孩子哭鬧父母就買,玩沒兩下又不玩!專家教3原則:放棄執念是可以訓練的為什麼孩子要傷害自己?心理師揭情勒原因,家長應反思1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