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喬喬像個長滿刺的刺蝟,感覺非常防備,也到處針對.一下叫可可不要說話,一下頂我正在寫字的桌子(請他停止還瞪我),當下雖然感覺有點不爽,但明白孩子外在的不穩定,反映的是內在的不穩定.思考他是從何時開始長刺,想到的是在家庭會議最後一起玩遊戲時開始的. 每次開完會我們都會一起玩遊戲,昨天由我帶領<我想聽你說>這套對話卡牌,每個人抽一個問題,然後輪流分享.印象中最後兩個問題喬喬的答案跟我們不太一樣,好像就是從那時開始有情緒,接著什麼都看不順眼. 我看著躺在地上面無表情的喬喬,靠近他說:「剛剛玩遊戲時,你的答案跟我們不一樣,是不是感覺沒有歸屬感?」我一說完,喬喬的眼淚就掉了下來.他邊哭邊回了「嗯!」「你是不是覺得沮喪、孤獨和難過?」「對.」「還有嗎?」「覺得委屈.」「你覺得委屈,是因為想法不同,覺得被否定嗎?」「嗯.」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開始解釋跟安慰.「你想太多了,沒有否定你啊!」「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的想法,這很正常.」「別難過了,我們沒有那個意思.」但這些話只是為了解決情緒,而非接住情緒,也無法靠近孩子的心. 我想了一下,接著說:「你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被認同、被肯定,是嗎?」「嗯.」「我很好奇在班群,你們會有想法或意見不同的時候嗎?」「會呀!不過班群人比較多,都會有人跟你想的一樣.」我想到上次去班群觀課時,有跟老師聊到孩子們會有「1」的狀況,後面分享的人很容易跟著複製前面的人說的話.從眾行為對於群居動物而言是蠻普遍的現象,透過與他人相同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卻忽略了人的主體性與獨特性,同時也反映出內在對自我價值的不確定性. 「所以有人跟你想的一樣,你會有被認同與被肯定的感覺是嗎?」「嗯.」「所以如果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你會不認同或否定他嗎?」他想了一下後搖頭.「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只是想法不同,但我們還是朋友.」「所以想法不同還是可以當朋友,想法不同也可以在一起.」「嗯.」「那你覺得和別人想法不同有哪些好處呢?」他想了一下後說:「很多想法就會有很多選項,不會只有一個辦法.」「嗯,不同的想法會激盪出不同的辦法,我也認同.我也有想到一個,因為想法不同才有這麼多的發明.你看愛迪生如果跟大家想的一樣,就不會發明電燈,萊特兄弟如果跟大家想的一樣,相信人不會飛上天,就不會發明飛機.就是因為他們想的跟別人不一樣,才能有這些發明.」喬喬點頭. 「其實我很欣賞你有不同的想法,每次聽你分享都覺得你好有創意.我也想讓你知道,無論你的想法和我們一樣或不一樣,你都屬於這裡,我也都一樣愛你.」喬喬嗯了一聲,靠過來和我抱抱,我看見他眼眶又紅了,過一陣子,他就開心的去吃飯了. 當孩子像個刺蝟時,有可能在那一刻,他感覺自己沒有歸屬感與價值感.外面的刺是為了保護裡面的脆弱,而當父母不被表象的行為影響,用愛、傾聽、同理去靠近孩子,就能融化尖刺,靠近那顆脆弱的心,建立連結與信任,也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 延伸閱讀:「這稱讚」常出現卻令人不寒而慄?看似懂事的孩子卻選擇忽略自己孩子一爆炸,爸媽也跟著失控?接不住孩子的情緒,是因為自己「習慣逃」「要保護好自己」,扼殺孩子自我感受覺察!陷入「自我嫌惡」的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