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準爸媽們通常會進行各種產前檢查(如帶因者篩檢、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查(NIPT)、羊膜穿刺、高層次超音波…等),以確保寶寶健康平安地誕生.然而,在迎接新生兒的喜悅時,千萬別忽略「新生兒篩檢」.新生兒篩檢是針對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早期篩查,可在寶寶出生後及早發現潛在疾病,透過早期治療,降低發展遲緩、器官損傷等風險.篩檢能有效幫助寶寶健康成長,是所有準爸媽都應重視的重要步驟! 新生兒公費篩檢21項指定疾病:出生滿48小時即可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21項新生兒公費篩檢,幫助家長減輕負擔. 公費檢查項目:G-6-PD缺乏症(蠶豆症)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等共21種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其中以蠶豆症最為常見,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每100個寶寶約有3位可能罹患蠶豆症.若患有此症,新生兒接觸樟腦丸或誤食蠶豆時,容易造成急性溶血性貧血,甚至危及生命. 檢驗流程與費用:寶寶出生滿48小時後,即可由醫護人員從寶寶的腳跟採集微量血液(約0.3c.c),寄送至新生兒篩檢中心檢驗.21項疾病檢驗費為350元+醫療院所行政及材料費;若為低收入戶則可全額補助. 檢查結果與複檢:若檢測結果正常,不會另行通知.若檢測結果異常,寶寶採檢醫院會通知父母,協助安排複檢.篩檢結果可自行上網查詢.台灣目前由下列三家篩檢中心統一負責全國新生兒篩檢檢測,父母可於採檢後2週左右,自行上網於各檢驗中心系統查詢,而不是到負責採檢的醫療院所查詢. 篩檢中心主要負責區域新生兒篩檢查詢系統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雲林縣、高雄市、台東縣、花蓮縣、金門縣等縣市以及臺大醫院連結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附設醫事檢驗所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等連結台北病理中心宜蘭縣、基隆市、臺北市(不含臺大醫院)、桃園市、苗栗縣、嘉義市、澎湖縣、連江縣等連結 新生兒自費篩檢:加強寶寶健康保障公費篩檢雖涵蓋21項疾病,但仍有部分罕見疾病未包含,因此家長可考慮自費篩檢,檢測更全面.常見的自費篩檢項目如: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SCID)典型法布瑞氏症(FAB)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等12項相對罕見但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疾病.以臺大新生兒篩檢中心為例,整套自費檢查項目為10項,費用為1,450元(實際金額依院所及篩檢項目略有差異),建議根據家族病史、醫師建議,來評估是否需要針對特定病症進行自費篩檢. 切勿因保險拖延:錯過黃金期恐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健康有些家長擔心寶寶若被確診罹患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會無法購買醫療保險或保費增加,但金管會已公告:「針對新生兒指定的21個篩檢項目,只要投保年齡為0歲新生兒,應排除等待期的規範.」因此切勿為了保險顧慮,而延誤新生兒篩檢.一旦錯過黃金期,可能造成寶寶不可逆的健康傷害. 其他必知新生兒健康檢查與預防:超音波、疫苗、RSV單株抗體超音波檢查:如腦部彩色超音波篩檢、心臟超音波篩檢、腎臟超音波篩檢,可及早發現外觀難以察覺的異常.新生兒疫苗:出生24小時內須接種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滿1個月打第二劑,之後按照預防接種時程表依序施打,達到完整的保護效果.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RSV是嬰兒感染重症肺炎的重要原因,且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等環境傳染率高.接種單株抗體是目前預防RSV感染的有效方式,可顯著降低寶寶住院率與重症風險. 把握黃金期,讓寶寶擁有穩健起跑點為了寶寶的健康,建議準爸爸媽媽儘早向醫療院所或專業人員諮詢公費補助21項自費新生兒篩檢、新生兒疫苗,以及了解如何採取預防RSV感染等措施,提升孩子的健康保障、守護寶寶的健康未來.MAT-TW-2500704-1.0-06/2025 參考資料:出生48小時新生兒篩檢黃金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寶貝健康最安心!–衛生福利部新生兒篩檢黃金期寶寶健康能預期!及早發現代謝異常身心傷害有效預防–衛生福利部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衛教單張(21項疾病5國語言簡介)–衛生福利部新生兒篩檢採集執行注意事項–衛生福利部新生兒篩檢項目簡介–台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新生兒篩檢業務說明–台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新生兒篩檢採集執行注意事項--109年修正版婦產科衛教資訊:新生兒篩檢–衛福部豐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