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文章是在好多好多格友敲碗之下生出來的,要寫這一系列文章,小雨麻得鼓起很大的勇氣,一則小雨麻最不愛寫書,忠實格友都知道,小雨麻很少介紹書,不管是父母看的育兒書還是孩子看的繪本等等,正是因為在書海裡晃蕩的越多越久,越是知道知識的無邊無際與書永遠看不完,而讓小雨麻一直羞於作這種野人獻曝的事.二則因為小雨麻臉皮最薄了,>///<我不敢說是因為這些所以小雨如何如何,或者因為這些所以我教小雨如何如何,請敲碗的格友就當作是小雨麻很誠懇的分享幾本育兒的好書吧~這幾本書可能帶給我一些靈感,可能讓我有一些檢討,也可能有某些我不認同的地方,不過大致上來說是瑕不掩瑜的,小雨麻試著用主觀&非專業的背景,盡量客觀的介紹這幾本書.首先在介紹幾本可能對教養有幫助的書之前,我想先推薦大家常常去逛逛PTT的Babymother版,如果用育兒工具書來形容小雨麻要介紹的這幾本書的話,那麼PTT的Babymother版就是育兒活字典了~補充說明:PTT是台大資工架起的bbs站,歷經網路的戰國時代之後,現在已經是全台灣最大規模的bbs,同時也是國內網路上不可輕忽的網路論壇,不論是在網路上的動員力量、對媒體的影響力、對流行用語的影響力,都所在多有,至於使用方法,建議有興趣的新朋友直接找找Google問問比較快.PTT:telnet://ptt.cc不管是哪方面的教養問題,這兒都有人認真的提問、認真的回答、認真的討論,而且跟PTT其他版的鄉民不太一樣的是寶媽版的媽媽們都很認真的在看待各式各樣的育兒教養問題,比如說:寶寶生氣會撞頭要怎麼教、寶寶在外面賴皮大哭要怎麼教、寶寶不肯道歉要怎麼教、甚至是寶寶的性教育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這來自著一群學歷水準很高、育兒態度認真的媽媽們的討論,就是小雨麻最棒的育兒教養活字典,小雨麻由衷的推薦給大家~接下來介紹小雨麻覺得不錯的幾本教養私房書,本來想寫一篇大會師,後來幾經考慮,還是決定以一篇文章介紹一本的方式仔細的介紹這一系列書單,一方面讓格友更認識這幾本書,另一方面也想表示對於作者的尊重.當然,限於篇幅與版權,格友想要瞭解的更仔細的話,小雨麻建議您直接去買本書來看~還有啊,小雨麻也不代作者回答任何書中的問題,如果對書的內容有疑問的話都建議直接與原作者聯繫.﹝小雨麻的教養私房書PART1~不要低估你的孩子﹞原文由英國具有醫學背景的嬰幼兒專家Dr.MiriamStoppard所寫的這本書,中文譯作「不要低估你的孩子 如何發現孩子的潛能」英文原書名:TestYourChild:HowtoDiscoverandEnhanceYourChild'sTruePotential 博客來介紹:按此連結PChome介紹:按此連結原作者Dr.MiriamStoppard的網頁:按此連結其實說實話,我認為中英文的書名都取的不盡理想,為什麼呢?先帶大家看一下目錄,詳細內容後面再詳談:------------------------------------------------------------1.父母即老師小章節內容包含激勵學習的技巧、教養樂於助人的小孩、愛的教育、與孩子成功地溝通.2.正常的發展過程小章節內容包含了解發展的各個階段、幼兒發展圖示、心智發展、大動作的發展、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小便控制、大便控制、個性、說話等等. 3.影響發展的因素健康、快樂、父母的態度、孩子在手足間的排行、性別、個性、同理心、適應不良、挫折忍受力、安全感、壓力、父母分居或離婚.4.簡單的測試設計簡單的測試、包括味覺的、聽覺的、說話技巧、智力、觀察力、理解力、視覺等測試.5.學習的工具小章節內容包含提供促進發展的環境、選擇玩具、利用家用物品製作玩具、自製玩具和遊戲材料的樂趣、電腦、電視和錄影機、圖書和閱讀、父母帶領的活動、分齡玩具介紹(0-6ms、7ms-1y、1-1.5ys、1.5-2ys、2-3.5ys、3.5-5ys、5-7ys)6.特殊兒童天才兒童、智障兒童、自閉症兒童、口吃兒童、學習障礙兒童、聽障兒童、視障兒童、肢體殘障兒童.7.你的孩子和學校選擇幼兒園、開始上小學、認識孩子的新世界、你和孩子之間關係的改變.------------------------------------------------------------從目錄再回來看書名,英文書名TestYourChild,比較把重點著重於第四大章節「簡單的測試」,而中文書名「不要低估你的孩子 如何發現孩子的潛能」,則比較把重點放在第四、六大章節,或者加上第二大章節,但其實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真心覺得這本書談的比書名多更多,而且有很多舉例的作法非常實用,如果是我來取名,可能會取成類似「第一次教養就上手」、「新手父母的萬用教戰手冊」之類的,這樣大家就知道我真的覺得這本書很不錯厚?!^////^封底對於這本書的內容有比較貼近的介紹,但是我還是覺得對於「能」這件事,似乎有點過度在意了,「能力」、「精進技能」、「發揮潛能」,這短短的一段介紹出現了好多「能」,好像在暗示我們社會中許多在意孩子「能」或「不能」的父母親,都可以來看看這本書.但是熟悉小雨麻的格友一定知道,小雨麻完全不是這種style,如果不是之前無意中看到網友不經意的介紹這本書,小雨麻光從書名和簡介來看,說實話是完全不可能會買這本書啦.好了,前言又不小心扯太遠,接下來好好的介紹這本書吧!說真的,小雨麻在看完第一大章節「父母即老師」之後,就深深覺得這一章節的實用程度已經打敗市面上多數的暢銷教養書了!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這一章節鉅細靡遺的分享了父母教小孩應要注意的許多重點.比如說,常常聽到的要父母「身體力行」、「親身參與」,書中提到「八歲以下的孩子是從示範和模仿中學習的」,並試著舉出非常實用的例子,比如說,對孩子說:「不要用手抓東西吃.」還不如自己拿起湯匙,一邊刻意的展示吃東西的動作,一邊說:「我們用湯匙吃東西」.對孩子說:「去收拾你的玩具.」還不如牽著他的手蹲下來,一同做個遊戲,然後告訴他:「該收拾玩具了.」比如說,書中提到了「給予建設性的示範」,與其尖叫著「不要弄痛了狗狗!」不如說:「這隻小狗好可愛,我們來拍拍它.」然後示範著如何輕拍一隻狗並輕牽起孩子的手演練.因為嬰幼兒的腦子並不一定能接收到話裡的每一個字,尖叫著「不要弄痛了狗狗!」在孩子聽來可能變成了「......弄痛......狗狗!」而達到反效果.雖然這麼說,但管教並不是完全沒有否定句,我們得適度拿捏何時說「不可以」,1.當孩子做危險動作的時候.2.當孩子對別人有不良影響的時候.3.當孩子的行為會造成實際損失的時候.而且書上還提到了許多說不可以的原則,並列舉了些可以化解說不可以的例子.諸如這樣的教養舉例,在這一章節大量的出現,除了舉例之外還配合著正常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做輔助說明,包括好多媽咪們傷腦筋的用餐與睡眠的規矩或引導該如何進行,書中也提供了很多不錯的建議.這本書是小雨一歲半過後,小雨麻才入手來看,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過如果小雨麻和小雨的互動有實況轉播傳聲筒的話,大致上真的是非常貼近於這個章節的說明.在第二個章節裡,則介紹了許多五歲之前孩子的正常發展,並配合著圖表作說明,除此之外,在每個階段還提出一些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的作法.包括心智發展、大動作的發展、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小便控制、大便控制、個性、說話等等.就像下圖這樣,在每種發展都做了文字說明並整理了的不同階段的圖表.比如說心智發展,大動作的發展,在每欄的最上方是該階段的正常發展,欄中則是建議的輔助方式,欄下就是圖解引導孩子的方法,這些都是在家就可以實行而且難度並不高的方法.在操作能力一節中,則充分運用了積木來觀察與引導孩子的操作能力發展.其他像是小便的練習、大便的練習,也針對了不同年齡的生理發展來提出合適的建議.最近好多媽媽提出來的很困擾的晚說話問題,這裡也有依不同週齡、年齡,整理出來的正常發展與建議的輔助方式.在上一個章節「正常的發展」之後,則在「影響發展的因素」提到了有哪些原因可能會對這些發展造成影響呢?包括:健康、快樂、父母的態度、孩子在手足間的排行、性別、個性、同理心、適應不良、挫折忍受力、安全感、壓力、父母分居或離婚等等.其中提到了好的父母應該具備的態度、因排行序而造成的人格特質有所不同、性別造成發展的差異、刻板印象、孩子的同理心與安全感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在看到安全感這一節時,我突然有些明白小雨的超齡發展似乎很難和安全感脫離關係.而這一節還提到了增強安全感的理由與作法,像是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比較會尊重孩子的節奏、笑得比較頻繁、比較願意對孩子表露感情、話說的比較多、聲音的抑揚頓挫較大、比較常撫摸和擁抱等等.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剛出生的最初幾個月裡,比較受到漠視並且較少被接觸.而在測試的這一章節,作者以自身醫學的背景,提供了大量的測試方法,讓父母親在家就可以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正常,包括味覺的、聽覺的、說話技巧、智力、觀察力、理解力、視覺等測試,只要發覺不對勁,應盡可能在三歲之前帶孩子尋求醫療的協助.在學習工具這一章節,分享許多不用花錢就可以DIY的玩具,以及針對不同年齡建議的適用玩具\教具,與選購上挑選的注意事項等等.最後在「特殊兒童」這一章節則整理了一些特殊兒童的辨別方式與教育上的建議,特殊兒童包括天才兒童、智障兒童、自閉症兒童、口吃兒童、學習障礙兒童、聽障兒童、視障兒童、肢體殘障兒童等.在「你的孩子和學校」這一章節則整理了為孩子選擇幼稚園的依據、CheckList、上小學前的入學評估與考量等等.正好最近有好幾位媽媽在與小雨麻討論寶寶上幼稚園的事,所以小雨麻節錄一段內文說明.「以遊戲為主體的幼稚園對低社經家庭中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對於家庭經濟及情緒發展都很穩定的孩子而言,則沒有那麼顯著的效果.大家都同意早期的學習對孩子的一生具有極重要的影響,但許多的學者專家也強調,孩子的學習以在自己家中按個人不同發展狀況而彈性的進行為最佳;若是讓四歲或四歲以下的孩子太早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恐怕會造成孩子對將來學習的恐懼排斥及挫折感.因此對幼兒而言,一所好的學校應有家的感覺.一般而言,如果你和孩子在家裡相處的很好,我會建議你不必向外尋求幼稚園教育課程的安排;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幼兒想要飛出籠外,你也不必覺得被冷落.......」 <spanstyle="font-siz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