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的雨辰體溫燒到攝氏38.5度,爸爸要給口服退燒藥,媽媽說不必退燒藥,祖母說退燒塞劑比較有效,祖父說睡睡冰枕就好.哪一位的處置最恰當? TakiLau Flickr 近幾十年,科學家才逐漸解開發燒的神秘面紗.原來生病發燒是增強生物個體抵抗力的一種自然反應,經典醫學教科書提醒著醫師,不要常規給發燒病人退燒藥,世界衛生組織也如此建議. 但發燒又像一把雙面刃,它可以幫助我們清除入侵體內的外來病原,卻必須付出增加身體代謝負擔的代價,對某些虛弱體質的人可能有害.此外,不是發炎反應引起的體溫過高(hyperthermia),通常對人體沒有什麼好處. 需要積極退燒的時機台灣兒科醫學會曾於二〇〇四年與二〇一〇年召集專家討論發燒的處理原則(http://www.pediatr.org.tw/member/bedside_info.asp?id=11),發燒的定義是耳溫或肛溫等中心體溫大於攝氏38度,需要積極退燒的情形包括下列: ● 非發炎反應引起的體溫過高: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是因為免疫反應釋放出一些被稱為細胞激素的小分子,其中有的會改變位於腦部下視丘附近的體溫定位點,讓人體的正常體溫設定在攝氏38度以上,進而引起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的現象,而使體溫增加. 「體溫過高」則是指沒有發炎反應、體溫定位點不變,但因為產熱太多或散熱不足所致的體溫上升,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激烈運動、反覆抽搐產熱太多、炎熱環境過度操勞所致中暑(heatstroke)等均屬之.這類體溫過高現象對人體無益,而像中暑那種可高達攝氏42度以上的高燒,甚至有生命危險,都應該立即退燒.● 慢性肺病、呼吸窘迫、有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體溫定位點提升的發燒,會增加代謝消耗與心肺負擔.原本就有相當程度心肺疾病的病人,可能因為發燒而造成嚴重心肺衰竭,所以應該積極退燒. ● 慢性貧血:比較嚴重的慢性貧血病人,像地中海型貧血之類的遺傳性貧血,平時病人的心臟負擔就比較大.一旦發燒,也可能出現危險的心肺衰竭.●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感染與發燒可能使糖尿病病人血糖失控,而發生生命危險.其他先天代謝異常,包括代謝酵素的缺乏、能量來源的粒線體異常等,可能對發燒所增加的代謝需求應變不及,會像電廠突然斷電一樣,身體功能突然崩潰.● 嚴重神經肌肉疾病,曾有熱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燒使呼吸變快,肌肉無力病人可能無法負荷.發燒也會提高腦部異常放電的可能性,使熱痙攣或其他癲癇病患更容易發作抽搐.● 孕婦:無論動物實驗或人類觀察,都發現發燒會增加胎兒畸形的發生率,所以孕婦必須積極退燒. 除了上述特殊情形外,發燒不一定需要使用退燒藥,尤其體溫並未超過攝氏39度以上時.如果因為高度發燒而使身體非常不舒服,或有頭痛等嚴重症狀,無論體溫多少,都可以適度退燒. 不積極退燒會不會使體溫無限飆高?許多人畏懼發燒並積極退燒的原因,是怕如果不用退燒藥,體溫恐怕會直線飆升到很可怕的地步.事實上,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都有其極限.就好像我們把熱水器溫度設在攝氏40度,當溫度達到攝氏40度時就會踩煞車,不會直線飆高.如果是非發炎反應引起的「體溫過高」,那就不一定了.像炎熱環境下過度操練引起的中暑,人體溫度調控機制完全崩潰,體溫可以上升到很可怕的高度. 你可以在書中讀到更多精彩內容喔!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作者:李秉穎李秉穎醫師感染症&兒科權威,在他多年行醫過程中,不斷質疑與辯證的私房心得集結成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希望可以幫忙可能因為錯誤觀念而受害的人,讓大家不再被似是而非的觀念誤導,贏得健康人生! 本文來自原水文化授權轉載 超強大資訊懶人包!更多懷孕、育兒知識都在這~還有限時好康資訊喔!iOS請按此➡ http://apple.co/1zEGgXMAndroid請按此➡ http://bit.ly/1zEGI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