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iWilliams Flickr 有一次,朋友在忙,我負責和她三歲的兒子聊天,那兒子活潑可愛,有問必答而且開心不已.但在我的朋友出現後不久,小孩突然開始哭著說:「媽媽,媽媽,我肚子痛痛.」我的朋友開始想著小孩肚子痛的各種原因,我和朋友說:「你抱抱他,他就會好了.」果不其然,孩子在媽媽的懷抱裡,又恢復了頑皮的樣貌,完全沒有肚子痛的任何跡象.原來,這孩子不得已的與我相處了十幾分鐘,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媽媽回來,孩子傳遞「媽媽終於回來了」的訊息眼神,媽媽並未接收到,只顧著說著剛才處理的事情,孩子只好演出媽媽一定會有反應的戲碼,才能讓媽媽看見. 很多年前,有個小女孩,每到學校門口,就要上演一場和媽媽生離死別的劇碼.媽媽雖然不捨,但是趕著要上班,只好急急慌慌的將孩子交給老師後,開車離去.在媽媽的車還未轉出巷口時,小女孩已經開心的蹦蹦跳跳和老師一起進教室了.媽媽一進辦公室,就連忙撥了電話到學校.她說:「我一路上都揪著心,看她哭成那樣,我好捨不得,自己也一路掉著眼淚.」我說:「她在你離開後的一分鐘內就停止哭泣了!但我想你應該不能相信小孩戲劇化的驚人演出,我明天架設錄影機,到時候看影片就知道了.」 第二天,我拍下那一場驚天動地、生離死別的劇情,在小女孩聲嘶力竭的哭喊中,媽媽一樣的不斷安慰,直到上班時間緊迫,才憂心忡忡地將孩子交給老師.很戲劇化的是,當媽媽發動車子離開後,老師說:「媽媽已經走啦!」女孩就停止了哭聲,然後望著校門口.接下來,女孩牽著老師的手,開始跟老師聊起天來了.轉變時間大約兩分鐘.我將這一段錄影放給所有的家長看,家長們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戲劇化的表現是小女孩的個人特質,還是普遍現象?我說:「根據學校老師多年來的觀察和統計,這樣戲劇化的轉變是普遍現象.孩子小,情緒變化的波段也短,破涕為笑的時間也在一瞬間就能完成.但聲嘶力竭的哭,絕對是真實的,那是孩子的本能.」 孩子有分離焦慮,是許多母親最難捨的一個問題,看著孩子哭得肝腸寸斷的樣子,任誰都會捨不得.根據我們的觀察,孩子上學時,母親本身散發出捨不得孩子上學、不安,或是母子間的依附關係不穩定,都會強化分離時的焦慮問題.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母親在送孩子上學時,小孩開心地玩著,母親說:「你一個人在這裡,媽媽要走囉?」小孩看看媽媽後,又繼續玩著,母親不死心,跟孩子說:「你要一個人留在這裡,乖乖聽老師的話,媽媽要走囉!」母親不斷強調孩子要一個人留在這裡的話說了第三次,孩子終於大哭著要跟媽媽回家.有時候,有分離焦慮的是母親,而不是孩子,媽媽的捨不得牽動了孩子的情緒,我們也遇過孩子很快地融入學校的生活,但母親總是含著淚水離開的案例. 許多人都認為,每當分離時,孩子哭鬧就是有分離焦慮,其實不然.當孩子沒睡飽、不舒服或其他因素的時候,孩子也比較容易哭鬧.所以,應該要分辨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後再做判斷. 我年輕時曾經遇過一個小女孩,她安靜的牽著母親的手來上學,她不哭、不鬧、不說話,但是堅持不進教室,任誰都沒有辦法.她緊緊地牽著母親的手不放,我試了幾次後,女孩終於願意讓我抱著,但只願意我抱著她,其他老師都無法接近女孩. 我和母親談了許久,終於從母親口中了解:在女孩兩歲時,爸爸在她面前自殺死亡,從此以後,女孩幾乎未曾開口.就這樣,母親每天將安靜的她交到我手裡,我就這樣抱著她,緊緊地抱著,一天又一天. 當一個星期過去後,我抱著她約三十分鐘後,牽著她進教室,她竟然願意了,但依舊不哭、不鬧、不說話.就這樣,每天三十分鐘的緊緊抱著,然後進教室,維持了半年的時間.半年的時間裡,我總是自顧自地對她說著話,從來不強迫她回答,她偶爾會點點頭或搖頭. 有一天,我一樣抱著她,輕聲地跟她說說話,突然間,女孩開始放聲大哭,哭得聲嘶力竭、哭得驚天動地.我沒有制止她的哭泣,心疼的只是將她抱得更緊,在她的哭聲裡,我想著她父親墜樓的可怕情景,想著女孩驚恐的眼神.在女孩那一場讓人驚心動魄的大哭後,漸漸地開始願意開口說話,也開始願意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遊戲了. 有焦慮的孩子常常是因為他們安全感不足或是不信任,所以當孩子有分離焦慮時,接手的人最重要的是必須讓孩子感到安全、得到孩子的信任.牽著手散散步、輕聲細語的跟他們說說話、認真的抱抱他們,都是幫助他們減輕焦慮的好方法.孩子開心的上學,母親也可以減輕牽腸掛肚的負擔,才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你可以在書中讀到更多精彩內容喔! 不會游泳的魚:慢學成功教育家教你如何讓孩子的天賦自由作者:蘇偉馨 母親張開雙臂,擋住時間的流逝、擋住了所有的眼光,容忍我用最慢的速度探索這個世界,容忍我總是做著一般母親會抓狂的事情.於是,我從一個總被老師罵笨的孩子,成了一個教育者. 本文來自商周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