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平衡感訓練 3大迷思 迷思一:走平衡木走得好=平衡能力佳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表示,臨床上有遇到過中班的孩子平衡感出現問題,於是孩子被安排每天都練習只走同一根平衡木,練習了近2個月,表現不錯,但是回到學校後,老師仍然表示孩子走學校裡的平衡木,仍像之前一樣經常跌倒,無法走得穩,與之前的狀況一樣.這是因為當只利用同一個平衡木來訓練孩子時,孩子最終學到的只是一個技巧,摸索出訣竅:怎麼做可以讓自己在走那同一根平衡木時不跌到!因此,走同一根平衡木走得相當好,並不能當做平衡能力進步的唯一指標. 迷思二:刺激腳底板有助平衡感發展有些爸爸媽媽提到,常常帶著孩子赤腳去踩踏類似像健康步道的石子路,刺激腳底板,有助於平衡感發展?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說,其實,並不是因為腳底板受刺激(感覺疼痛)所以平衡感得以發展,而是當孩子赤腳踏在類似健康步道的石子路腳底板感到疼痛時,他會因為想要減輕疼痛,自然而然地把腳抬起來,想換隻腳輪流踩踏(此時的動作很像維持單腳站的動作),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其實不自覺地有機會在練習如何能夠控制自己維持某個姿勢(單腳站這個姿勢)而不讓自己跌倒,因此,平衡感多了一個機會得到練習與發展. 迷思三:搖呼拉圈協助孩子的平衡感發展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表示,目前並無任何研究證實藉由搖呼拉圈,孩子的平衡能力得以發展得更好,搖不起也不等於平衡感不好. 提升孩子平衡能力的小遊戲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指出,我們不能說玩某些遊戲或多做某些動作,可以讓平衡感從無到有,但的確可以透過一些遊戲或活動,讓平衡能力得到比原先更好的發展. 遊戲一:抱球走路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與我們分享,讓孩子抱一顆會遮住前方視線的海灘球,媽媽在孩子前面用語言引導前進.這可以讓孩子深度感覺雙腳的動作,而少了視覺的輔助,將可以訓練孩子提升動作的控制而達到更穩定的平衡. 遊戲二:移動踢球將小球,如球池球,與牆壁平行,且每顆球間隔約20公分放一顆,讓孩子橫向移動將球踢向牆壁.一邊橫向移動又要一邊踢球,這可以訓練孩子的「動態平衡」,有助於孩子於行走時絆倒或碰撞時的反應與平衡. 遊戲三:跳躍抽紙準備一張A4白紙或巧拼墊,讓孩子站在上面,請孩子聽到指令「一、二、三、跳」時跳高,媽媽則把白紙抽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扶著媽媽,以免跳躍不夠高而被絆倒.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孩子隨時注意重心的位置,並在著地後立刻保持穩定. 分齡遊戲 0~1歲多抱著孩子到處走動(多讓孩子經歷移動的感覺),出門時可以使用讓孩子與爸媽面朝前方相同方向的背巾,讓孩子跟爸媽保持面朝同一個方向前進,孩子才能夠看到沿路移動變化的景觀,得到刺激;6個月之後,最主要是多利用有趣的物品,放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放在地上或椅子上,吸引寶寶有動機去拿取. 1~2歲當孩子會開始玩玩具,並且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的時候,爸爸媽媽先不用急著幫孩子收,可以在亂散的玩具間,找出一個點站在哪裡,請寶寶走過來找你,此時,寶寶為了不讓自己踩到散亂的玩具,必須做出跨步(把一隻腳抬得高一點、久一點)的動作,能夠將跨步這個動作做得好,需要平衡感好才能夠做得到,因此,這麼做能夠讓孩子覺得有趣的同時,又能有機會讓他們的平衡能力有機會發展. 2歲~3歲 大約到了快2歲左右,孩子通常想要移動得更加快速,也會想要開始跑了,當孩子可以做出「跑」這個動作後,代表孩子的肌肉耐力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此時,應多鼓勵孩子自己走路.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大動作發展上應該加強的是行走的平衡,2歲的孩子也已經可以在家中到處行走探索了,這時候需要加強的是雙腳的力量,可以幫助孩子站得更穩、行走得更久,爸爸媽媽可以在這個階段買台三輪車給孩子,當然,孩子剛坐上三輪車時是不會懂得要如何踩踏板的,因此這時候通常是讓孩子把腳放在踏板上,由父母在後面推著他,這樣的動作其實有助於建立孩子雙腳協調性,將來可以跑得更好,接著孩子會開始用雙腳在地上推動三輪車,最後才是自己踩踏板,這都可以幫助孩子雙腳力量加強.然而,對於平衡這件事,當孩子踩動三輪車時,因為是左右腳輪流用力,因此重心仍有些許的轉移,所以可以觀察孩子在踩踏板時是否身體會左右晃動,這就可能代表身體的平衡需要加強,或是雙腳力量還需要訓練. 3歲~4歲3歲開始,爸爸媽媽可以多跟孩子玩玩單腳站或是跨越的遊戲,有單腳站的機會,有一腳必須承受力量,孩子的平衡感會因而增加.例如,準備一顆球,告訴孩子我們要把球朝他的方向滾過去囉,這個遊戲的規則就是當球滾過去時,孩子要把腳抬起來,再把球踢回來給爸爸媽媽,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有單腳站的機會,比起爸媽刻意告訴孩子:「來!現再來練習單腳站」有趣得多!孩子較可以一面快樂遊戲,一面讓平衡感發展得更好.此外,在這個階段,準備一個遊戲跳床也是一個相當好的方法,在跳床上跳躍時,孩子能夠感受上下起伏的感覺,滿慢也能夠感覺雙腳可以越來越有力量. 4歲~5歲4歲之後的平衡能力發展,已經不再只是簡單地跑、跳,或是走路,此時霸爸媽媽應該多創造機會可以讓孩子們爬高爬低(類似翻山越嶺)的動作,也可以多加利用戶外公眾的大型遊具,例如,攀爬架.最後,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再三強調,其實,幫助孩子平衡能力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帶孩子到公園裡「探險」,偶爾踩踩草地、偶爾走走樓梯,提供各種動作的經驗,孩子的平衡能力自然增長! 張旭鎧職能治療師 現任百能腦科學研究中心首席教練、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台灣兒童潛能發展 協會秘書長、台北市青少年暨兒童、關懷福利協會秘書長、中華民國先天及代謝疾 病關懷之友協會監事. 本文來自張旭鎧職能治療師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