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個非常奇妙的女性特有疾病!她沒有一定生長的地方,最常見的是卵巢和子宮.但也會在胸腔,大腸,膀胱,鼻腔...發生.一位32歲的女性,三年前在美國因難產,剖腹生下一子.一年後,發現傷口的右邊上方約二公分位置的皮下,有個小腫塊,這腫塊起初不痛,但每月生理期時都會鼓脹,自今年二月開始就愈來愈痛,兩個月前開始,月經過後也疼痛不止,嚴重時還需掛急診.進行了全身電腦斷層但查不出原因,之後又在美國連續找了三位醫師,花了近兩萬美金檢查,也無法確定是否是剖腹疤痕上的子宮內膜異位腫瘤! 病人回台前來求診,在門診時醫師就當場做出了初步診斷,立即安排手術切除.這四公分大小的異位瘤,切開時還有似巧克力的液体流出,醫師當即診斷是"子宮內膜異位之巧克力瘤’.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剖腹產時,子宮內膜掉落在傷口肌肉和肌膜層中,又加上生完後沒有餵母乳,高量的女性荷爾蒙就更助長巧克力囊腫.如果生完後就餵食母乳,有可能囊腫的機會就會較低.一般大約是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的機會.可能發生於:剖腹產後,輸卵管結紮和子宮切除後.國內婦產界對本疾病也有曾報告過,一般均能在早期就診斷出來.除了剖腹產後會有傷口巧克力囊腫外,其實自然生產者,陰道及會陰傷口也有可能產生傷口巧克力囊腫.在本人行醫的歷程中,一共發現四位自然產後,會陰切開的傷口,也有巧克力瘤.還有一位母親在產後陰道裂傷的地方,也有巧克力瘤,不但每月生理期時陰道疼痛不已,還無法性生活,而造成夫妻不合離婚的例子. 如何預防: 手術時傷口盡量要沖洗乾淨,並且產後要哺餵母乳,來降低女性素預防巧克力囊腫發生機會. 而這位女性在美國,並沒有目前國內的鼓勵哺餵母乳,以致產後沒有降低女性素的預防,非常可惜.凡剖腹產後生理期來時有傷口腫痛,應就近請教專科醫師. 尹長生醫師 現任:康寧醫療財團法人康寧醫院副院長、國防醫學院兼任教授.經歷: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婦產科心身醫學會理事長.本文由尹長生醫師授權轉載